010-60294863
新闻中心
- 润育仁爱、泽能立远|滁州08-14
- 校长怎样建设校园文化?08-10
- 如何提升教室的声学舒适08-05
- 学校家具应如何设计?08-05
- 校园景观文化|山东公路技07-14
- 通知——北京金火炬环境06-22
- 不同风格的校园休憩座椅05-25
- 打造以“爱”为核心的校05-13
- 墙文化|不一样的“隔离”05-09
- 你知道未来学校的样子吗04-29
新时代校园文化建的目标
作者:金火炬时间:2019-01-10 16:03:51来源:佚名 点击量:0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说,新时代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也曾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艺术院校应该主动担起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让中华文化得以深刻传承,并且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一、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文化建设的价值
鲁迅先生深刻地揭示了艺术与道德之间的关系,他说:“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相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而一名崇高人之好尚,椅可辅翼道德以为治”。本质价值则包括:艺术能帮助人们批评社会,并以隐喻的方式传达某种价值观;艺术以极强的情感力量,培养人与人相互的亲善关系。红色经典主师艺术作品正是发自当今时代呼唤,尽管时过境迁,但依然散发出奕奕生机,在不同历史 条件和现实背景下,可以促进当代大学生明辨是非,注重道德修养,培养当代大学生勇担社会重任,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从而培育优良的道德品质。正是这种巨大的激励行为,使红色经典主题艺术作品能够在当代学生中引发巨大的共鸣,并在实现自我梦想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我。
二、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文化建设的创新
(一)当代高等院校红色经典主题作品创作
红色经典主题的艺术作品是指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产生的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经典艺术作品。红色经典主题的艺术作品起源于我们党领导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伟大实践,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了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是弘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当代高等艺术院校在红色经典主题作品创作方面有无可比拟的条件:绘画展、雕塑展、工艺作品展、动画汇报展、海报展等一系列形式丰富的宣传形式让红色精神在当代高等艺术院校得以传承。其中,大型的红色主题雕塑作品、大型全景绘画展览面向社会大众开放,会以点带面,丰富当代高等艺术院校所在城市的红色文化方面的教育资料,大大提高该城市的文化欣赏品味,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代高等院校所在城市的文化建设。社会上有相当一部分人群是在50-60年代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对革命军旅题材的美术作品拥有很深的感情和共鸣,相关这样的作品于这样的人群有着深刻的触动,这对其教育子女与下一代有着其特殊的意义。有一批高等艺术院校本身就是在战火中建立发展起来的,其校史就是革命历史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将校史校训的内容融入红色经典作品中,让受众在接受红色经典教育的同时,对高校发展历程又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同时又很好地实践了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可谓一举多得。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所以艺术院校教师面临着如何用艺术作品重新定义新时代红色经典的挑战,这就要求艺术院校将作品主题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发展特征。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新时期红色题材作品的核心理念,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作品所要传达的内容,同时要吸取过去老一批红色经典作品身上的优点,例如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等。适当的将学校的历史和文化穿插在作品中,这就能突破以往人们对红色题材作品的固有思维,成为新的红色经典。新时期的红色经典需要多元化,它需要历史深度,更需要作者将其上升到文化层面,使受众从其作品中领悟到人文精神。而红色经典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即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在这一部分中,亦包含了高校流传至今的校训和深厚的文化积淀。红色经典作品的创作除了上述的宏观认识,更需要高校教师俯下身子去发现、去探索、去领悟生活中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只有扎根于人民的艺术才能变成经典,只有从生活中提炼出的艺术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所以高校教师自身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应自觉抵制市场经济体制下艺术圈中存在的诱惑,不被金钱牵着鼻子走,始终以创作出能激起大众共鸣、成为时代艺术标志的作品为目标,抵制庸俗、媚俗的作品题材。新时期的红色经典,作品一定要鲜活。在人民生活质量日益提高、思维眼界逐渐放宽的今天,高校教师要注意带动高校周边所独有的地域文化,结合周边区域差异、文化差异等不同条件,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文化特色的红色经典。
(二)当代高等院校红色经典艺术课程建设
艺术院校的艺术文化建设离不开相关课程,当代高等院校的红色经典艺术课程存在内容单一、学科独立及不以艺术性为标准等问题,同时在教学中也存在教学模式程式化的现象。因此,高校红色经典艺术课程的设置必须坚持丰富性、整体性、普适性及艺术性四个主要原则。第一,为解决高校艺术课程设置中数量少的问题,可以将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作为丰富课程的切入点,截取不同历史阶段产生的文学、美术、音乐、影视等各类形式的素材与作品。并与当前教学大纲相结合,在汲取历史文化中完成艺术教育目标,将文化传承与时代要求融入到对学生的日常教育中。第二,注重院校内红色经典艺术课程建设的整体性。当前高校的红色经典艺术课程采取专业各自为战的方式,文学教师注重经典作品的研读、音乐教师则将革命歌曲纳入课程,使课程设置陷入专业领域,无法形成统一的体系。因此,艺术高校应当在整体高度重塑经典艺术课程体系,通过组建专项小组的形成统一各院系红色经典艺术课程的内容,分别截取不同的历史场域以反应各自的精神情感。各部分内容之间既要相互独立,又要相互呼应,从而突出不同艺术领域的特色,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培养出符合新时代需要的价值观念。第三,在艺术高校逐步推动全面学分制的背景下,各专业学生的选课方向与知识结构构建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跨专业学习的情况逐渐增多。因此,在红色经典课程的内容设置中应当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以满足各层次的需求。在选修课程的设置中,尽量选取趣味感强、生活化程度高的教学素材,从而服务与整体课程结构的搭建,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艺术知识与艺术修养的全面提升。第四,在红色经典艺术课程设中应当避免过分强调政治教育功能,坚持课程自身的艺术性。红色经典课程的主要目的仍然是服务于艺术教育,剥离艺术性的课程设置将脱离艺术院校教育的基本特征,实施效果必然降低。因此应当将艺术领域的理论观点教育和对红色经典的解读相结合,增强学生对新时代文化艺术的认同感,从而实现课程的真正目标。
- 上一篇:专家对香江花城小学的校园文化评价
- 下一篇:“校园文化”与“创业文化”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