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新闻中心
010-60294863
新闻中心
- 润育仁爱、泽能立远|滁州08-14
- 校长怎样建设校园文化?08-10
- 如何提升教室的声学舒适08-05
- 学校家具应如何设计?08-05
- 校园景观文化|山东公路技07-14
- 通知——北京金火炬环境06-22
- 不同风格的校园休憩座椅05-25
- 打造以“爱”为核心的校05-13
- 墙文化|不一样的“隔离”05-09
- 你知道未来学校的样子吗04-29
学校文化主题确立的原则
作者:金火炬校园文化设计时间:2018-07-05 16:29:37来源:佚名 点击量:0
学校文化主题的确立不能是随意的、随性的,不能硬贴标签、强行“拉郎配”,不能牵强附会、生硬地“自圆其说”,而应该尊重实际,遵循规律,遵道而行。
一、确立学校文化主题要切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小学、初中、高中和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城镇学校和乡村学校,大规模学校和小规模学校,办学历史长和办学历史短的学校,各有各的实际情况,在确立学校文化主题时,就要根据各自不同的实际情况,恰如其分地确立,而不能“牛唇不对马嘴”,不伦不类。
二、确立学校文化主题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具体来说,教育规律包括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知行合一、严慈相济、教学相长、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尊重个性,等等。确立学校文化主题时,就要遵循这些规律,符合这些规律,而不是抛开这些规律,违背这些规律。
三、确立学校文化主题要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不同学段的学生、不同区域的学生、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都会有不同的身心成长规律。在确立学校文化主题时,就要尊重和遵循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如小学阶段可能比较适合开展“快乐教育”,“和文化”则比较适合高中阶段。
四、确立的学校文化主题要有教育意义或教育寓意。学校文化主题的教育意义有显性和隐性两种,显性的就是一看便知的,一般是一个词语,如“快乐教育”“幸福教育”“阳光教育”“和谐教育”等;隐性的就是需要解释、解读才能领悟其教育寓意的,一般是用一个事物构成的文化主题,如“莲文化”“兰文化”“竹文化”“水文化”等。我认为,不是任何一个词语、任何一个事物都可以拿来作为学校文化主题。莲、兰、竹、水这些事物之所以可以用来作为学校文化主题,是因为出淤泥而不染、高洁雅致、高风亮节、上善若水这些教育寓意已经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已经成为约定俗成的社会心理,已经成为一种普适价值和精神象征。有的学校校名中有“三小”“七中”之类的字眼,就在数字上大做文章,构建“三文化”“七文化”,只能成为笑话,注定不能持久。还有的学校有棋类、球类、书法、楹联、国学教育等活动特色,就说学校文化主题是“棋文化”“球文化”“书法文化”“楹联文化”“国学文化”,是不恰当的。
一、确立学校文化主题要切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小学、初中、高中和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城镇学校和乡村学校,大规模学校和小规模学校,办学历史长和办学历史短的学校,各有各的实际情况,在确立学校文化主题时,就要根据各自不同的实际情况,恰如其分地确立,而不能“牛唇不对马嘴”,不伦不类。
二、确立学校文化主题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具体来说,教育规律包括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知行合一、严慈相济、教学相长、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尊重个性,等等。确立学校文化主题时,就要遵循这些规律,符合这些规律,而不是抛开这些规律,违背这些规律。
三、确立学校文化主题要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不同学段的学生、不同区域的学生、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都会有不同的身心成长规律。在确立学校文化主题时,就要尊重和遵循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如小学阶段可能比较适合开展“快乐教育”,“和文化”则比较适合高中阶段。
四、确立的学校文化主题要有教育意义或教育寓意。学校文化主题的教育意义有显性和隐性两种,显性的就是一看便知的,一般是一个词语,如“快乐教育”“幸福教育”“阳光教育”“和谐教育”等;隐性的就是需要解释、解读才能领悟其教育寓意的,一般是用一个事物构成的文化主题,如“莲文化”“兰文化”“竹文化”“水文化”等。我认为,不是任何一个词语、任何一个事物都可以拿来作为学校文化主题。莲、兰、竹、水这些事物之所以可以用来作为学校文化主题,是因为出淤泥而不染、高洁雅致、高风亮节、上善若水这些教育寓意已经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已经成为约定俗成的社会心理,已经成为一种普适价值和精神象征。有的学校校名中有“三小”“七中”之类的字眼,就在数字上大做文章,构建“三文化”“七文化”,只能成为笑话,注定不能持久。还有的学校有棋类、球类、书法、楹联、国学教育等活动特色,就说学校文化主题是“棋文化”“球文化”“书法文化”“楹联文化”“国学文化”,是不恰当的。
- 上一篇:回味世界家风大会王继华教授精彩演讲
- 下一篇:学校文化主题确立的路径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