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建设促进师生全面发展的学校 -凯发官方首页

01/新闻中心

010-60294863

成功案例

专家说 您所在的位置:凯发官方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家说 >

“以人为本”,建设促进师生全面发展的学校

作者:时间:2016-12-01 14:02:13来源:佚名 点击量:0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同样也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构建学校文化的指导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的服务对象是学生,我们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己任,坚持德育为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因此,在学校文化建设中,以“以人为本”为价值取向,必须研究活生生的学生、教师和充满生机的校园。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内涵:一是以人为本。首先是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充分、和谐发展,这是科学教育发展观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其次是吸引人才,用好人才,创建有利于激发教师积极性与创造力的机制和氛围。二是全面推进教育创新,包括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最终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要把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面向全体受教育者,促进他们全面发展。要关心教师的发展,创新教师教育体系,优化教师管理和激励机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为教师成长创造条件。
    1.坚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基础教育承担着实施素质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学校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长期的、深远的,因此,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
    文化建设根本上是人的建设,关键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对于学校来说,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以提高他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实施以人为本的育人政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学校是人力资源的产地,又是人才聚集的地方。学校育人工作中的以人为本,主要是坚持“以学生为本”,将管理与服务、育人紧密结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理念,全方位育人,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校工作的总目标,视学生发展为学校工作的生命线,在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始终把培养人才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把教会学生做人、做事,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首先,充分发挥各种德育活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的主渠道作用,帮助学生在自我学习、自我教育中感悟真理、提理念。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征文、讲演、文体艺术节、主题班会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劳动的美好、青春的豪壮,认识到我们伟大的党、伟大祖国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从而更加坚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在此基础上,还可通过办校园广播站、校园小报及文学长廊等各种载体,对学生进行思想和艺术熏陶,以人文的育人理念,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其次,还要注重在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提升育人质量。再次,积极有效地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设学生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健康教学工作及相关的一些学生主体性活动,对实施以人为本的育人方略,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要把“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落到实处,就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人和成才放在首位。当前最重要的是用科学发展观重新审视教育目标、教育过程、教育方式方法等,以是否有利于受教育者的发展作为衡量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标准,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
2.坚持个性发展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以学生为本,就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相信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要求学校文化建设必须以学生为本,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社会需要各式各样的人才。每个不同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的潜能。每个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创新潜能不是少数人或者少数尖子学生才具有的,教育的任务就是开发蕴藏在每一位学生身上潜在的创新能利。作为教育者,要发展学生的各种潜能。不能过分强调某一方面的发展,而扼杀学生其他方面的才能,学校文化建设必须创造一个有利于并且促进各种人才健康成长的文化氛围和成长环境。
 要开展形式灵活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独立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创造欲望和实践能利。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点、兴趣点和闪光点,通过开展形式灵活多样的实践活动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强调学生的自主、自觉学习,拓展各种实践能力,达到培养较高素质的全面人才的目的。
所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要面向全体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考虑个体发展的客观规律,由于个体之间的兴趣、爱好、观念、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等方面,呈多元化的特点,所以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应尽可能运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手段,来引导和促进不同个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在创新的过程中,要以宽容的态度、满腔的热情、激励的方式对待学生的每一次创新,给他们提供创新和实践的机会与时间,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出学生的创新灵感。因此,学校文化主题的确定尽量要宽广些,学校文化要具有多元性,要有利于各类学生的个性发展,要尽力为学生创造条件,培养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3.坚持以教师为本,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对于学校文化建设而言,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主体,它决定着学校的价值系统和文化传统。因此,学校文化在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下,还必须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本,重塑教师文化。
    教师文化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它主要包括教师的职业意识、角色认同、教育理念、教风、价值取向及情绪反应等。一个学校能否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既表明了学校的文化品位,也是学校文化建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学校要形成争赶先进、勇创先进的风气,就要针对每个人的个性,创造适合个体成长的环境,使每个人都能受到尊重;要充分发挥每位教职工的主观能动性,树立以人为本的学校文化理念。
    怎样形成以教师为本的教师文化呢?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指出:“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根源于知识及知识的灵活运用和潜能及智慧的开发。”可见,学习对学校以及教师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因此,立足校本,创建学习型组织是重塑教师文化的重要途径。
    (1)要坚持以人为本,重建制度文化
    制度即规范,规范体现的是意志和习惯,进而逐渐形成文化。作为一种可以传承的文化,制度文本的拟订固然重要,但制度本质上是内在的、精神的,它表现在学校组织行为过程中,是长期形成的处事观念与态度。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在办学理念上,要体现“育人为本”,即“以学生的发展为_本”在管理理念上,体现为“以教师的发展为本”,主要表现为确立教师的主人翁地位,业务上提供教师~切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让教师参与学习、探讨,供教师展示才华的舞台,生活上提供物质与精神和谐统一的必要保障。依据民主、平等、公平、公正的原则,学校要完善教代会、教职工大会、基层工会、少先队、家长委员会等组织,充分发挥这些组织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大力推行校务公开,不断扩大社会、家长、教师、学生参与学校的制度建设和日常管理,努力使学校管理制度适应教师与学生发展的需求,实现学校发展目标。在管理过程中,要坚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突出以人为本,体现人文精神,进行教师管理、教学常规管理、质量评估、班主任工作、职称评聘、评优推先等方面学校管理制度的改革与重建。
(2)倡导师德师风,培养教师文化
在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同时,学校要坚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政治学习,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大力弘扬教育教学中的文明用语,严禁使用有损师德形象、损伤学生自尊心的言语;同时要坚持民主协商、集中公开的原则,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形成平等、合作、和谐的人际关系。进而使严于律己、为人师表、严谨教学、爱岗敬业、埋头研究、爱生如子,循循善诱的无私奉献的师德精神蔚然成风。教风正,校风纯,形成相互尊重、彼此信赖、团结协作的文化氛围。教师文化使学校文化得到了升华,使教师的精神境界得到了提升。通过培育,日渐形成务实严谨、开拓进取的教师文化,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3)在教师中树立终生学习理念,加强校本培训
学校要在教师中大力宣传终身学习的意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鼓励教师参加多形式的学习,如学历进修、业务培训、系统阅读、案例研讨、主题沙龙、论坛展示等形式;建立导师制度,积极倡导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与探讨,提高自身的学习与反思能力;同时为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展示平台,促使教师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让我们的校园处处洋溢着浓厚的书香气息和文化氛围。
(4)开展校本教研,重建教研文化
学校要根据教学实际,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将研究作为教师教学生活的重要内容。积极倡导反恩性教学,鼓励同伴之间的互助与交流,为教师提供专业引领的机会与渠道;努力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教师大胆革新,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不断创新教学模式;研究、撰写教育教学个案,生成体现个性的教学风格,促进教师由“教书匠”向“研究者”转变,引导教师向专业化发展。
    文化建设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实现入的全面发展,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不断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而且要通过精神文明建设,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进而提升人的素质、协调入际关系、激发创造潜能。

精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