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一点思考 -凯发官方首页

01/新闻中心

010-60294863

成功案例

专家说 您所在的位置:凯发官方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家说 >

我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一点思考

作者:时间:2015-12-18 15:21:38来源:佚名 点击量:0

2008年10月4日,山西朔州市第二中学高一学生李明,在教室里残忍地向班主任老师连捅4刀。2008年10月21日中午,浙江丽水市缙云县盘溪中学17岁的学生丁某将其老师骗到山上后活活掐死。2007年1月6日,化州市新时代中学初三级(2)班一名16岁的男学生林某闯进其语文老师蒙某住宅,用刀斩杀这名40多的女教师……噩耗频传,令人震惊。扼腕叹息之余,陷入深深的思考,透视事件的背后,折射出学生自身成长缺陷、教师工作的失误、学校办学的缺失、家庭教育的极端化和社会发展中衍生的种种问题。下面,结合工作实践,我仅从师生两个层面谈一下如何解决师生“短兵相接”的粗浅想法。
  教师层面:思想严重滑坡。“德为师之本,无德以为师”。教师只有具备了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品德、宽广的胸怀、达观的生活态度才能在工作中慢慢的影响和感化学生。但在经济浪潮风起云涌的今天,有的教师面对滚滚红尘,满地诱惑,再也耐不住寂寞,不再甘做奉献的“蜡烛”,信仰错位,目标转移,甚至膜拜于低俗的生活。南方某职业中学教师的嫖娼事件和我们附近中学的高三教师置家庭和社会道德于不顾与所教班级的女学生谈恋爱,最后,被女生连刺三刀就是有利的佐证。这些丑陋现象的蔓延,严重诋毁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为紧张的师生关系埋下了痛苦的种子。责任心不强。社会的不良风气席卷校园,一些青年教师走上工作岗位,首先考虑的不是怎样搞好工作,服务于教学,而是挖空心思,千方百计的跑关系,争名利。工作敷衍了事,使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教育和尊重,这也是造成师生关系紧张的导火索。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部分教师不仅独霸课堂,而且也常常主宰学生在校园的一切活动,学生很难有自主拓展的空间。遇到学生犯错误,“不问三七二十一”,就“当头棒喝”,使学生得不到解释,满腹的委屈不能表达,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师生紧张关系的催化剂。缺乏沟通与交流。平等的交流与沟通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的桥梁。但部分教师是“经验主义者”,放不下“师道尊严”,懒于和学生沟通,俯不下身子和学生交流,学生的建议听不进去,人为的在师生之间堆起了一道道难以化解的壁垒。
  学生层面:健康教育不到位。处于成长关键期的中学生,没有足够的社会经验,但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独特的个性和思考,喜欢对一些事情说“不”,尤其是一部分学生骄傲而不自信,自尊而不自强,向上而不努力,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没有一个科学的定位,容易感情用事,易浮躁,易冲动,不计后果。教师没有给予及时的心理健康辅导,使其很难明辨是非,很难选择正确的学习道路。挫折教育不够。中学生由于长期的“圈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老师对一些成绩好的学生也过度包容,使他们产生了特定的“优越感”和“成就感”,整日的“信心满满”,一旦遇到“风吹浪打”,就垂头丧气,自暴自弃,甚至心灵扭曲,产生了对学习和生活的厌倦,滋生了对社会的仇恨和抱负的心理。这也是造成师生紧张关系的诱因之一。家长的因素。现在的中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宝贝疙瘩”,家长是“含在嘴里怕化了”,对孩子是言听计从,过度溺爱。面对社会严峻的就业压力,家长“望女成凤,望子成龙”的欲望更加强烈,只要孩子成绩好,生活中有些过失或不当的行为,大都采取了容忍和放纵的态度,这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埋下了“定时炸弹”。社会的因素。生活中懵懵懂懂的中学生面对不良的宣传,网络游戏的诱惑,不良风气的侵蚀没有坚实的“防火墙”,有的只是潜移默化的接受,渐渐地走上了生活的另一面。
 
    应采取的对策:以上种种的现象是师生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工作,杜绝这些不良现象的产生,有且只有构建积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积极开展师资建设,增强教师素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缔造者。培养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乐于奉献,健康向上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快速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因此,为较好的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工作:启动师德建设工程。“春蚕”与“蜡烛”是教师的象征,奉献与无私是教师的精神写照。加里宁曾说:“教师仿佛每天都蹲在一面镜子里,外面有几百双精细的、富于敏感的、善于窥测教师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断的盯着他。学生就在这种“盯视”的过程中,与公共道德标准相对照,从而做出关于教师品格的评价,并不断受其影响。”因此,铸“师德”,育“人师”提高教师的道德素养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关键:一是不断加强教师政治理论的学习,为自己的工作方向“把舵”;二是不断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修养,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担当学生成长的楷模;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教育活动,使广大教师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在活动中完善人格,提高道德素养,能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不断输送精神上的营养。四是加强师德建设的监督和评估。开展这一工作必须和教师的个人成长与业绩相挂钩,强化过程管理,发现问题及时矫正,以确保师德建设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增强教师的爱心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所以,作为一位教师应有一颗博大的爱心,用自己的真爱呵护学生,用自己的真情湿润学生干渴的心灵。教师的爱心教育不仅是个体工作的需要,更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需要。学校要通过不同的形式和渠道加强教师的爱心教育,使教师每天辛勤的工作变成自己爱心的奉献,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感受到老师浓浓的爱,从而愉悦的学习和快乐的成长。正如斯霞老师所说的:“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不仅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还可以使他们从自身感受到的爱护中陶冶良好的情感,使他们学会怎样用高尚的情感对待别人、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样形成他们团结、友爱、互助等良好品质,以及在这个基础上培养爱人民、爱祖国的高尚情操方面都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个人认为,没有真正的爱心,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增强教师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肩负着培育未来建设者的任务,责任重于泰山。每位教师必须有历史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所以,学校一定要把教师的责任教育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鼓励教师在工作中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在困难面前,不推诿,不退缩,敢于向社会不良现象说“不”,并自觉地予以抵制,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感化学生,培养学生特定的责任意识。
    加强教师的自律教育。严于自律,扎实工作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学校要结合实际开展富有成效的教育活动,提高广大教师的自律意识和服务水平,树立教师良好的社会形象。
    引导教师转变工作方式和方法。转变工作方式和方法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教师更好的服务于学生,不断提高自身建设的要求。每一位教师应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育思想,走进生活,走进学生,不当“大头兵”和学生的“家长”,要做学生探索未知的朋友和伴侣。在工作中力争做到“六多”即:多给学生一点尊重,让他敢于发表意见;多给学生一点信任,让他敢于自主开展活动;多给学生一点宽容,让他有改正错误的机会;多给学生一点关心,让他体验到老师的温暖;多给学生一点理解,让他拥有诉说的空间;多给学生一点爱护,让他更加坚定的经受励志的“风雨”;多给学生一点帮助,让他在探索的路上不孤单;多给学生一点空间,让他尽情的挥洒拼搏的浪漫;多给学生一点赞赏,让他有成功的体验;多给学生一点笑容,让他在爱的天地里自由飞翔。
    强化教师的自我反思。善于反思,不断整改是教师适应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应鼓励每一位教师善于反思自己工作的得与失,那些是有利于与学生成长的,哪些是有悖于教育发展规律的,在反思和整改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育人水平。
  转变工作策略,完善学生人格。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重点应是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品德,广泛的兴趣,健康的心理,强健的体魄,坚强的意志 。要想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我们必须围绕这一工作重点,创新德育教育途径,转变教育方式,增强学生素养,密切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孩子心里播下爱老师的种子。教师要结合实际,依据德育教育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树立大德育观,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探索德育教育的新模式,把学生推向前台,使学生在自我管理,自主成长的进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和教师工作的艰辛,在心里播下热爱老师的“种子”,激发其热爱老师的动机,为增进师生的感情打下坚实的基础。
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我国明朝学者王守仁说:“志不立 ,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终亦何望底乎?”。学生有且只有树立了远大理想,在老师的关心呵护下“志存高远”,才会心无旁骛,自觉的抵制不良因素的侵袭,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感受师爱的力量。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尺有所长,寸有所短”。要让每一个孩子善于发现自身的优点,自己是世界上一个完全不同的“我”,在学习和生活中慢慢的培养自信,使老师的信任成为孩子找回自信的“明灯”。老师要切忌对问题学生打“闷棍”,这样容易使其伤失自信,“破罐子破摔”,走上极端。
    转变问题学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是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由于孩子成长的环境不尽相同,所以,秉性各异,气质不同。有的孩子活泼开朗,有的自我封闭,抑郁寡欢。对于后者,我们要找出问题出现的“根”,然后“对症下药”,使其快乐成长,切忌放任自流,使其走入人生的误区,为师生关系的紧张提供可能。二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让孩子扬起生活的风帆,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均等的机会,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成功的体验,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发展,不让孩子在学习和活动中掉队,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其责任意识和成就感。切忌为省时省力,把一些基础较差、性格懦弱的学生丢下不管。他们得到的关爱越少和老师的距离就越远,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就越来越紧张。三是走进孩子的心灵。处于弱势的孩子们常常把自己的心灵之门封闭起来。不愿意和人交流。教师要有信心启动“破冰之旅”。走近孩子,听听他们的想法,看看他们感兴趣的是什么,观察一下他们的习惯如何,俯下身子来主动和他们交流,参与他们的活动,用一颗火热的爱心融化他们,做他们的朋友,力争在心灵的互换中,挽起学生天天向上的手。四是实施“微笑工程”。“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教师和孩子相处,灿烂的笑容,温暖的爱意是很容易拉近师生间的距离的。所以,在任何时候,教师对孩子都要不离不弃,面对孩子的成功,微笑祝贺,面对孩子的失败,教师更应微笑鼓励。使学生在教师大爱的空间里自由成长。切忌板起面孔摆威风,把孩子推得远远的,使其在冷漠的空间里迷失方向。
     建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实现教学相长。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师生关系的转变。平等、互助、合作、交流的新型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更有助于教师知人、育人较好的完城教育教学的任务。在交流与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能够洞察学生的心灵,学生能够感受老师宽广的情怀,从而实现心与心的交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促进,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快乐的学习,健康的成长;老师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因材施教,分类推进,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和育人水平。这样,既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又密切了师生的联系,还增进了师生的感情,师生各自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真正能够实现教学相长。
  总之,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只有科学研究,扎实推进才能为孩子开心的学习,健康的成长,教师安心的工作,自主的发展创造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才能够为实现学校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阅资料:闫承利   《素质教育课堂最优化策略》
          碧冷     《面子的学问》
          邵瑞珍   《学与教的心理学》
(撰稿:韩旭灵    通讯地址:山东省宁阳县磁窑镇第二十中学 )

精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