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规划体现高校底蕴 -凯发官方首页

01/新闻中心

每周焦点

010-60294863

成功案例

每周焦点 您所在的位置:凯发官方首页 > 新闻中心 > 每周焦点 >

校园规划体现高校底蕴

作者:金火炬时间:2019-07-29 14:13:56来源:佚名 点击量:0

       校园文化设计本身具有整体性、互动性、开放性以及传承性等诸多特点,而其本质功能在于开展高水平研究,培养高素质人才,进而为社会提供服务。高校的环境应该与校园文化的特点和功能相互匹配起来,再配合上校园文化与校园规划的有机统一,就可以基于校园文化特点的呈现,实现校园文化的功能需求。因此,明确高校的校园文化与校园规划的关系,并基于校园文化视角优化校园规划设计,这对高校的建设与发展而言至关重要。

       一、高校的校园文化与校园规划的关系

       高校校园规划需要摒弃原本单体的建筑布局方式,将内部布局出现的问题消除,基于文化学意义来分析,这也属于校园文化的范畴。而从校园文化与校园规划的概念可以看出,校园规划属于高校物质文化的范畴,旨在营造环境,营造高校的科研、教学、生产、生活以及文娱活动等设施条件,还有园林、树木、花卉等自然人文景观,所以在讨论和实行校园规划时,应将校园文化纳入视野,变成不可或缺的内容。校园规划在高校校园建设中不仅有指导的功能,还体现并表述高校的历史及其传承的文化。简言之,校园规划要体现出高校的文化底蕴。在文化学意义层面上,校园文化本身属于亚文化,需要具有一定的趋前性,也需要与社会主流文化保持一致性,可以引导并推动社会主流文化。很明显,这种先导与推动的作用的纽带与执行者正是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学生养成素质、实现全面发展和校园规划思想之间的关系呈正相关。校园规划的不同,所传递的信息也会有所差异,不同文化,呈现出的效果也会有所区别。在中国20世纪50~60年代,很多高校在兴办校园的时候都模仿了这一思路,主要是呈现出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高校的发展使得人们开始关注校园环境产生的影响,希望可以创造一个优美的环境,这已经是高校校园规划的一大宗旨。因此,在高校校园文化设计中,校园规划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校园文化得以顺利传承的载体,其根本出发点在于校园文化氛围以及育人环境的营造。

\ 
       三、高校基于校园文化视角的校园规划策略建议

        1.校园总体规划满足文化的开放性
        随着高等教育逐渐走上社会化和大众化之路,面向社会开放校园已经成为趋势,校园文化逐渐呈现出开放性特点。校园文化要充分体现地区文化资源中心的作用,同时还应该加速校园研究成果朝着社会转化的步伐,且为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高校也应积极和社会交流,促使学生接受社会生活的锤炼。开放的校园文化则要求开放性的校园规划:一是规划高校校园资源共享区,尽可能在校园功能分区中把科研开发区、图书资讯区、体育运动区等组团成立在城市干道邻近的一侧,或者是在方便外界联系的位置上规划,这样就可以满足校园与社会共享文化设施资源的加速。二是独立生活区的规划,考虑到后勤社会化是高校开放性的一大主题,要求后勤生活区能够涵盖学生宿舍与食堂等,可以直接让房地产开发企业或者是集团来进行管理,或者是与高校一起来实时联合管理,所以,生活区的规划应该拥有一定的独立性。三是注重高校科研开发区的科学规划。随着社会与高校之间合作的逐渐增强,转化科研成果的步伐越来越大,要求高校在校园里开辟出校园社会结合部,直接将其转化成为社会从高校之中受益、学生在实习之中成长、高校在实践之中进行理论检验等中间区域。所以,进行高校校园的规划,就应该对科研开发区用地需求加以分析,并且也需要兼顾与其余功能区的相互关系,同时也需要保持一定的开放性。
        2.校园单体建筑规划体现建筑的教育性
        在进行校园规划的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对单体建筑的设计,帮助高校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校园内部,不同建筑形式可以让人产生不同的审美,高校在规划校园时应按照建筑的功能特征,进行不同功能与不同风格的规划设计,就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修养与素质,基于高校建筑语言来营造文化氛围。针对教学区域的建筑,应该保持勤奋、整洁、宁静、秩序井然的氛围;针对运动区域,则可以考虑到拼搏、青春、活力与运动的文化氛围;针对办公区域,可以考虑整齐、服务、庄重与勤政的文化氛围;对于宿舍区域则可以考虑到文明、欢快、服务的文化氛围。所以,在进行单体的建筑规划设计的时候,不仅需要注重美观、卫生,蕴含现代化气息,同时也需要呈现出校园的文化特色,能够在风格迥异的同时保持高度的协调性,与周边园林布局的实行环境艺术设计相互的结合起来,这样就可以满足建筑与自然、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容易,在不同功能区域,呈现出不同的文化氛围,这样就可以将高校浓郁的文化教育特色呈现出来,并且也可以表达出校园所拥有的深厚文化底蕴。
        3.校园景观规划满足管理的人性化
       园林景观规划是高校的校园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中很多地方往往因突出人性化理念而独具文化特色。为结合校园文化与校园规划,高校应实现人性化景观规划设计。一是在校园大门处设立校园简介与平面图,明显标识主要建筑物、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图书馆等的分布图。尽管平面图对长期在校园生活的师生几乎没用,但对新生、到校考察的人员等有重要作用。二是可在校园各个广场、学生活动区、主道两旁等的规划上增设廊架、雕塑等园林小品,强化园林的文化氛围。高校的校园绿化的主基调是常绿,适量配置四季开花植物,促使树木疏密有致、高低错落,形成疏林草地与生态密林的科学规划布局效果,形成校园的生态格局。三是专门规划停车区,整治校园停车混乱的局面,同时把校园的围墙设计成绿篱,在开阔视野的同时让人身心舒畅,方便师生的学习与工作。四是校园运动场的周边绿化应保持通透,并有一定的遮阴。运动场和建筑物中间应有常绿和阔叶乔木混交林带,发挥隔音功效,同时避免在乔木下种植灌木,不妨碍运动,不伤害运动者。在规划高校的校园时还应珍惜每一块绿地,可尝试在规划新的建筑物时预留一个敞开层供学生活动,保证绿地面积。
       4.校园规划体现校园文化传承性
       一方面,在旧校区的规划改造中要注意保留文化。如在旧校区的交通科学规划中应注意传承校园文化,不管是旧校区的建筑还是树木或各类景点等都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是对高校办学历程的见证,在进行交通的规划改造时要充分保留旧校区的文化价值与校园风貌,尤其是旧校区的建筑是集历史、文化、科技、经济于一体的载体,不管校区交通规划目标多么远大,在校园文化与交通规划冲突时要充分继承文化氛围,保护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景点。另一方面,在新校区的规划建设中要注意传承旧校区的文化。如在新校区的建筑布局与空间规划上就应体现对校园文化内涵的传承性,借用老校区的布局模式规划新校区的建筑,为师生提供交流共享空间,并赋予校园各个建筑群强烈的领域感、归属感,设置连廊、庭院、平台、架空层、广场等多层次交往空间,注意贯通建筑的内外部空间,促使新校区的建筑组合实现对旧校区传统建筑的延续与文化传承。
       总而言之,对于高校校园文化设计而言,校园的规划是基础所在,是校园文化品位的表现,只有优秀的校园规划,才能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在高校校园规划之中,基于办学特色,围绕事业发展和学科建设等工作,在总体上保持高度的开放性,在功能上考虑不同的建筑风格,在文化气息上结合校园浓郁的人文背景风,这样就可以真正在变化之中寻求统一和和谐,呈现高校育人的特色,体现深厚的文化底蕴。

\

相关链接:

精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