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摇篮。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反映教育的价值取向,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和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根本方针。高校是思想、文化、科学资源的聚集地,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场所。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成长为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接班人,具有重大意义。
如何才能掌握宣传工作在高校的话语权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着手。习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上首次提出“四个讲清楚”:“一是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二是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三是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四是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的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四个讲清楚”是建立在中华文化基础上的辩证法,“中华文化”在宣传领域占有“极端重要”的地位,而高校的职能之一就是传承文化,因此要掌握宣传工作在高校的话语权,就必须加强高校文化建设。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强高校文化建设。
一、弘扬核心价值 创新育人文化
十八大提出了三个倡导,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具体而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已载入宪法与党章的国家意志和党的主张,是每一位公民“生活富裕、享有民主、生活文明、人际和谐”的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不仅是畅行现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而且为每一位社会成员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价值保障;“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公民个人的道德要求,无数公民道德提升所产生的整体合力,必将推动国家、社会总体价值目标的实现。这三个倡导是我国的兴国之魂,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体现了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价值表达。对当代大学生而言,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当代大学生认知、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学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我们应认清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普世价值”,将核心价值观的树立与大学生成长性需要相结合。
1. 认知核心价值,把握抽象与具体的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分为四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马克思关于思维的逻辑运动存在两条相反的道路,第一条是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第二条是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这两条道路首尾相接,否定之否定,是人对事物本质的完整认知过程。在高校教学中可以运用案例教学,利用新媒体手段,用事例诠释核心价值,让抽象规定还原为感性具体的认知。运用研究式教学,透过现象看本质,“知其所以然”,将感性具体上升到抽象规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四个方面融为一个有机整体。
2. 认同核心价值,把握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首先,教师要尊重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做到包容多样。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决定价值观念多样性、差异性、选择性和坚持核心价值的先进性、统一性。其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以人为本,学校要尊重师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师生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尊重首创、保障权益、成果共享、帮助贫困和解决就业。第三,价值形成的基础源于主体需要,不从大学生需求入手进行价值观说教必然是空中楼阁。教师要抓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意识,做到价值自觉,在学生中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着力铸牢青年大学生的精神支柱。
3. 践行核心价值,把握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于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实践,指导并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在推进建设的进程中不断发展完善。彰显出植根实践、指导实践、发展于实践的特质,呈现出鲜明的实践品格。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典型命题,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思想资源。中国古代的哲学家认为,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知行合一”,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论的内在要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践的历史性与理论的超越性的辩证统一。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是人类的存在方式,正是在人类实践过程中世界被对象化了,成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统一。
学校是传播理论知识与培育实践能力的场所,所有的教育教学工作都是从理论出发,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终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社会实践能力。就教学工作而言,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第一要重视理论的指导作用,第二要重视实践的育人作用。
具体到广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一是要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基本要求的国家课程,是体现国家意志的课程,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与资本主义高等教育的重要区别。其根本目的和任务是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要增强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感、使命感,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行胜于言,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必将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二、利用网络平台 引导主流文化
社会性网络媒体的成熟和自媒体的迅猛发展,对传统媒体传播格局产生了巨大冲击,舆论生态格局也因此发生根本性改变。互联网已成为一种在现代条件下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新武器和新手段,成为继广播、电视、报纸之后的第四大媒体。当前文化传播已进入新媒体时代。网络成为各种社会舆论生成的最重要载体,甚至影响着现实社会事件的发展和走向。互联网应用水平稳步上升,参与性更强。信息网络正在以一日千里的速度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和角落,其影响的深度、广度和速度都是令人惊叹的。“带着体温的媒体”(手机媒体)、“自媒体”(微博等)和传统媒体等一起成为舆论生成的力量。网络传播快捷,方式多样分散,覆盖地域广,且融合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的特征,这些因素都增加了引导舆论、传播主流价值文化的难度。当下的互联网世界已经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载体和社会舆论的“加速器和放大器”。在这种情况下,提升全媒体传播下的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和网络舆论引导的主动性,就成为学校引导主流文化的重要内容。
新媒体时代的特征是内容多样化、参与平等性、主体交互性、信息共享性和潜在风险性。这种新媒体成为了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亚文化”,容易误导学生的价值取向;冲击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效果;弱化了教师传统的主体地位。那么,如何改变传统文化产生的消极影响呢?最有效的方法是扬长避短,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利用网络的时效性、便捷性优势和网络文化的开放性、丰富性等特征,抵制“亚文化”的消极影响,建立引导校园健康的主流文化。笔者认为主要做好以下四点:一是加大投入。硬件设备舍得更新,软件开发舍得花钱,网络人才舍得培养。二是全员建网。学校网、院系网、部门网、专题网,教师和学生网页互联构成校园网。建网要有责任担当,要抵制低俗,贴近学校生活和师生。三是引导主流。要做到精英文化大众化,大众文化精英化;集中权威,传播正能量;主导每天,发出最强音。四是加强监管。对学校网络要安排专人负责,加大监督、监控与监管力度。
三、凝练学校资源 提升形象文化
文化是一种精神期待。文化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实施教育、组织教学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载体,是高校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高等学校文化更是展示学校教育理念、发展学校教育特色的重要平台。学校文化建设资源对高校文化建设具有独特的意义,它不仅能够充实高校文化建设的内容,而且能够增强高校文化建设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营造出良好的校园文化育人环境,也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和培育。
高校形象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又包括校园环境、校道广场、园区建筑、雕塑、校史馆、博物馆、古籍馆、图书馆、艺术馆、展览馆、形象识别系统、房屋道路名称等。精神文化包括校风、教风、学风、班风、作风、校旗、校歌、校徽、校训等。物质文化要有文化特色,精神文化要有学校个性。这些形象文化凝练的是历史、是传统、是特色、是理念、是形象、是自信。这样由小及大,让学生真正热爱学校,尊重文化,尊重我们的民族与国家。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把握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话语权的内在要求,我们党在方针策略上也始终给予了高度重视。创设学校环境文化,凝练学校历史文化,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把握高校宣传思维工作话语权的着力点,取决于两者一致的价值诉求,在理论上有着内在机理式的关联。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引领师生树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构建和谐、健康、向上的大学校园文化。当代中国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因素与大学校园文化的特征结合,共同作用于大学生个体,与当代大学生对待社会问题的心理反应特点相互联结形成一个复杂的合力体,从而产生对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影响。
文化是大学之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内容。一所高校,校园文化引领整合大学的价值理念,形成基本的校园规范、行为准则和价值认同。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互鉴而丰富。文化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只有增强与确保学校文化在宣传工作中的话语权,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入学习者、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