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新闻中心
010-60294863
新闻中心
- 润育仁爱、泽能立远|滁州08-14
- 校长怎样建设校园文化?08-10
- 如何提升教室的声学舒适08-05
- 学校家具应如何设计?08-05
- 校园景观文化|山东公路技07-14
- 通知——北京金火炬环境06-22
- 不同风格的校园休憩座椅05-25
- 打造以“爱”为核心的校05-13
- 墙文化|不一样的“隔离”05-09
- 你知道未来学校的样子吗04-29
国内外对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综述
作者:金火炬时间:2019-01-24 14:15:01来源:佚名 点击量:0
一、国内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综述
国内学者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校园文化建设的口号正式提出是在1986年,形成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热潮。国内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校园文化的定义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种学说:意识形态说,有的学者认为校园文化是一种群众意识,是学校根据社会成员的参与以及逐渐养成的认同的群体思想文化意识。综合说,有的学者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体制、教育环境、校风校风等的综合体现。氛围说,有的学者认为校园文化是弥漫于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以及他们的环境的氛围等。第二,校园文化的功能研究,不同的专家学者对校园文化的功能有着不同的看法,贾九斌(2009)在《高校校园文化的功能与识别》中将校园文化的功能从校园物质文化功能、制度文化的功能、精神文化功能等几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凌宏彬(2003)在《论高校校园文化的功能》中从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协调功能等方面,提出完善学校的总体规划,建设科学有效的校园制度文化,健全校园物质文化和创建校园精神文化方面培养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第三,关于校园文化的发展方面。国内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阶段划分不一致:苏国红(1999)从逻辑历史的关系的角度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四个时期,校园文化的萌芽期(1978-1984)这一时期校园文化形式单一,学习热成为主流,校园文化的初建期(1984-1989)政治热冲击校园,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多样,校园文化的重建期(1990-1993,1993-),校园文化失范转向校园文化的全面重建。
二、国外研究概述
各个国家的文化底蕴、教育理念的不同,导致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的模式存在很大的差异,培养出的人才也是各有特色。日本的校园文化建设并不过分地注重物质条件的优越,更多的是坚持“人化”,以人为中心,适应人的精神需要,提高人的修养,陶冶人的情操,体现传统人脉的延续,富有文化和时代的气息,更加注重开放性,注重科研和产业的结合,像世界著名的早稻田大学,看不到围墙,标语,却是一种耐人寻味的理念,校园文化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对早稻田大学的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恰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早期研究校园文化的约翰•亨利•纽曼,指出“大学是一个传授普通知识的场所,大学是一个推动社会探索,使各种发现得到不断完善和证实的地方。”他认为大学的主要职能就是传播知识、推广知识、追求知识。王世红(2009)英国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坚持以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理念,在制度文化方面采取严格规范而人性化的管理,注重学生的教育引导,借助宗教、公德教育课进行教育,处处,事事体现了“以人为本”。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指出“大学总是营造出一种有利于探索真理、认识真理的价值并掌握真理的创造性的智力文化”。他提出“大学是一种文化中心”的大学文化观点。洪堡在《论柏林高等学术机构的内部和外部组织》等论文和文件中,提出认为大学不仅要培养人才,还要发展科学、开展研究,即大学具有双重职能。薛为春等(2004)德国的校园文化建设具有自己的特色:依法治校、学术自由,趋向国际化交流,吸引世界优秀人才,注重实践性,实行人性化教育。美国的校园文化建设更加注重学生主体性确立、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注重大学在人文与科学重新融合的基础上向综合化发展,对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进行了不少有益探索,汪昌平(2005)在《中西校园文化比较研究》中就中西校园文化的人文关怀与科学精神差异、价值观的差异等做了分析。王德广在《美国大学校园文化特点及其对我国高校的启示》中论述了美国校园文化的八大特点和三大发展趋势,美国的校园文化建设重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协调发展,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外来文化与高校校园自身文化高度整合等。相对国内,国外更加注重校园文化的人本性质,从多方面考虑人的发展,考虑学校的长远战略发展。日本、韩国、英国、德国、美国的校园文化建设在培养人才中都坚持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等,这些特点是我国在以后的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三、国内外关于校园文化研究评价
国外学者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相对国内学者的研究来说,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比国内要成熟的多,不仅注重物质文化的建设,更多的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呈现不断深化的趋势。国内学者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经验,但仍存在以下不足:第一,研究理论创新点不足,多数研究局限于大同小异的观点,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单一,缺乏综合性研究,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度不够,多是重复前人的研究,对于现实的指导意义非常有限。研究多是宏观层面,缺少微观层面的研究深度。第二,研究多停留在点和面,对于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多停留在旧有的观点,对出现的新问题关注不够,缺乏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历史与发展,与不同社会文化形态的结合的研究相对失衡,研究的领域应协调发展,全方位关注。
国内学者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校园文化建设的口号正式提出是在1986年,形成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热潮。国内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校园文化的定义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种学说:意识形态说,有的学者认为校园文化是一种群众意识,是学校根据社会成员的参与以及逐渐养成的认同的群体思想文化意识。综合说,有的学者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体制、教育环境、校风校风等的综合体现。氛围说,有的学者认为校园文化是弥漫于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以及他们的环境的氛围等。第二,校园文化的功能研究,不同的专家学者对校园文化的功能有着不同的看法,贾九斌(2009)在《高校校园文化的功能与识别》中将校园文化的功能从校园物质文化功能、制度文化的功能、精神文化功能等几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凌宏彬(2003)在《论高校校园文化的功能》中从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协调功能等方面,提出完善学校的总体规划,建设科学有效的校园制度文化,健全校园物质文化和创建校园精神文化方面培养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第三,关于校园文化的发展方面。国内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阶段划分不一致:苏国红(1999)从逻辑历史的关系的角度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四个时期,校园文化的萌芽期(1978-1984)这一时期校园文化形式单一,学习热成为主流,校园文化的初建期(1984-1989)政治热冲击校园,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多样,校园文化的重建期(1990-1993,1993-),校园文化失范转向校园文化的全面重建。
二、国外研究概述
各个国家的文化底蕴、教育理念的不同,导致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的模式存在很大的差异,培养出的人才也是各有特色。日本的校园文化建设并不过分地注重物质条件的优越,更多的是坚持“人化”,以人为中心,适应人的精神需要,提高人的修养,陶冶人的情操,体现传统人脉的延续,富有文化和时代的气息,更加注重开放性,注重科研和产业的结合,像世界著名的早稻田大学,看不到围墙,标语,却是一种耐人寻味的理念,校园文化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对早稻田大学的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恰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早期研究校园文化的约翰•亨利•纽曼,指出“大学是一个传授普通知识的场所,大学是一个推动社会探索,使各种发现得到不断完善和证实的地方。”他认为大学的主要职能就是传播知识、推广知识、追求知识。王世红(2009)英国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坚持以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理念,在制度文化方面采取严格规范而人性化的管理,注重学生的教育引导,借助宗教、公德教育课进行教育,处处,事事体现了“以人为本”。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指出“大学总是营造出一种有利于探索真理、认识真理的价值并掌握真理的创造性的智力文化”。他提出“大学是一种文化中心”的大学文化观点。洪堡在《论柏林高等学术机构的内部和外部组织》等论文和文件中,提出认为大学不仅要培养人才,还要发展科学、开展研究,即大学具有双重职能。薛为春等(2004)德国的校园文化建设具有自己的特色:依法治校、学术自由,趋向国际化交流,吸引世界优秀人才,注重实践性,实行人性化教育。美国的校园文化建设更加注重学生主体性确立、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注重大学在人文与科学重新融合的基础上向综合化发展,对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进行了不少有益探索,汪昌平(2005)在《中西校园文化比较研究》中就中西校园文化的人文关怀与科学精神差异、价值观的差异等做了分析。王德广在《美国大学校园文化特点及其对我国高校的启示》中论述了美国校园文化的八大特点和三大发展趋势,美国的校园文化建设重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协调发展,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外来文化与高校校园自身文化高度整合等。相对国内,国外更加注重校园文化的人本性质,从多方面考虑人的发展,考虑学校的长远战略发展。日本、韩国、英国、德国、美国的校园文化建设在培养人才中都坚持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等,这些特点是我国在以后的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三、国内外关于校园文化研究评价
国外学者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相对国内学者的研究来说,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比国内要成熟的多,不仅注重物质文化的建设,更多的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呈现不断深化的趋势。国内学者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经验,但仍存在以下不足:第一,研究理论创新点不足,多数研究局限于大同小异的观点,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单一,缺乏综合性研究,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度不够,多是重复前人的研究,对于现实的指导意义非常有限。研究多是宏观层面,缺少微观层面的研究深度。第二,研究多停留在点和面,对于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多停留在旧有的观点,对出现的新问题关注不够,缺乏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历史与发展,与不同社会文化形态的结合的研究相对失衡,研究的领域应协调发展,全方位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