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新闻中心
010-60294863
新闻中心
- 润育仁爱、泽能立远|滁州08-14
- 校长怎样建设校园文化?08-10
- 如何提升教室的声学舒适08-05
- 学校家具应如何设计?08-05
- 校园景观文化|山东公路技07-14
- 通知——北京金火炬环境06-22
- 不同风格的校园休憩座椅05-25
- 打造以“爱”为核心的校05-13
- 墙文化|不一样的“隔离”05-09
- 你知道未来学校的样子吗04-29
学校文化建设要确保“核心”
作者:金火炬校园文化建设中心时间:2016-12-05 14:18:54来源:佚名 点击量:0
认识了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不能保证在学校文化建设实践中能真正抓住这个“核心”,因为还有认识理念、建设动机和实际工作上的种种困扰和阻碍。
1.在认识上要纠正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的观念
抓住精神文化建设这个核心的阻碍,首先来自于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在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往往容易产生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的错误倾向。比如,精神文化看不见、摸不着,花力气建设很难见成效;而物质文化看得见、摸得着,马上就可以看见成效,可以看到“政绩”,一任校长不抓点“政绩”,在那些不显形的东西上花力气,吃力不讨好。还有的人在学校文化建设的理念上是错误的:物质文化是学校形象的标志,现在家长和学生选择学校,首先是看学校的物质条件,而不是看那些无形的精神文化的东西;学校物质文化抓上去了,能吸引学生,学生多,学校规模和效益就都上去了,精神文化也自然可以上去。由此可见,要抓住精神文化建设这个心,首先就必须纠正上述错误动机和理念,克服这种重物质文化、轻精神化的倾向。应当把精神文化建设放到第一位来实施。因为只有精神文化建设搞上去了,物质文化建设才有正确的精神动力和坚实的精神基础。否则,物质文化建设搞得再好,培养目标也不能实现,因为它失去了正确的精神文化的支撑。革命战争年代,延安的抗日军政大学条件很艰苦,却培育出一大批革命家、军事家,靠的就是革命的传统和革命精神些学校,物质建设搞得的确很好,但精神文化却不尽如人意,所l学效益、教育教学质量还不如一个山区的贫困学校,这正是缺乏强有力的精神文化支撑的结果。
2.精神文化建设的难度大于学校显性文化建设,必须加大 精神文化建设的力度
一所学校搞物质文化建设,两三年内就可建成美丽的教学建筑群,再辅以诱人的花草树木,但是要在两三年内形成优秀的传统,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却很困难,更不用说把先进的教育思想、正确的价值观念化成每个师生员工的内心信念和价值认同标准了。一般说来,学校的精神文化的形成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而且还需要全校师生员工同心协力地共同奋斗。比如,素质教育理念的建立,仅校长或领导班子从认识上达成一致还不行,还必须要求全体教师在理念上认同;仅教师认同了还不行,还必须要广大家长及学生认同,然后才有可能在教育、教学中实施,实施过程中还可能会遇到各种阻力和挫折,还要学校领导、教师以百折不挠的毅力去坚持,经过较长一段时间,这种先进的文化理念才可能真正成为学校的价值文化。所以,要确保精神文化建设这个核心,就必须比物质文化建设下更大的力气,花更多的时间。
3.用精神文化去统帅其他文化建设
确保精神文化的核心地位,不是说就不要学校物质文化建设了,只是说在认识上、行动上要摆正主要和次要的位置,精神文化建设永远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方面,决不能重物质轻精神,将两者颠倒!精神文化永远是学校文化的统帅。因此,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必须善于用精神文化去统领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等非精神文化形态的建设。
(1)物质文化建设要成为学校文化核心建设的载体
不能见物不见思想。比如说学校教育学生要爱护花草树木,有的学校在草地上立一块“禁止践踏花草,违者罚款xx元”的牌子;有的学校则立一块“花草也有生命,请足下留情”的牌子,这就是两种教育学生理念的对比,显然后者要艺术得多,因为这样的语言可以调动学生的真情实感,使他们珍惜生命、尊重自然,自觉爱护环境。
(2)行为文化建设要渗透学校的价值取向标准
用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来进行学校管理、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习,这是决定学校文化优劣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校长的管理价值取向更为重要。例如,校长是不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不是坚持科学的层次管理,是不是注重过程管理、崇尚民主管理,这都反映了校长是不是确立了现代学校管理的价值取向标准。
(3)制度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透射人文关怀的阳光
所有的制度都是为人而设,为规范人的行为而制定的。学校的制度文化是为学校的运行起保障作用的。过去的制度往往体现出浓厚的“管”的意向,约束性多、惩罚性强,因而形成制度与师生员工的对立性,缺乏人文关怀的意蕴。在当今时代,突出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是时代潮流,因而制度文化建设必须牢固地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制度的制定既要体现管理的需要、规范行为的需要,更要体现人文关怀的思想,要把师生员工当做学校的主人翁,从关怀主人翁的生存发展需要、关怀主人翁实际利益为出发点来制定各种制度。制度的条文要能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要能引起他们的主动关心、自觉认同,因而在今后的实际生活中才能自觉遵守、维护。
总之,只有在认识上纠正了重物质文化轻精神文化的错误思想,在行动上用精神文化统帅其他文化建设,并重点突出精神文化的建设,精神文化这个“核心”才能确保,学校的整个文化建设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1.在认识上要纠正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的观念
抓住精神文化建设这个核心的阻碍,首先来自于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在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往往容易产生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的错误倾向。比如,精神文化看不见、摸不着,花力气建设很难见成效;而物质文化看得见、摸得着,马上就可以看见成效,可以看到“政绩”,一任校长不抓点“政绩”,在那些不显形的东西上花力气,吃力不讨好。还有的人在学校文化建设的理念上是错误的:物质文化是学校形象的标志,现在家长和学生选择学校,首先是看学校的物质条件,而不是看那些无形的精神文化的东西;学校物质文化抓上去了,能吸引学生,学生多,学校规模和效益就都上去了,精神文化也自然可以上去。由此可见,要抓住精神文化建设这个心,首先就必须纠正上述错误动机和理念,克服这种重物质文化、轻精神化的倾向。应当把精神文化建设放到第一位来实施。因为只有精神文化建设搞上去了,物质文化建设才有正确的精神动力和坚实的精神基础。否则,物质文化建设搞得再好,培养目标也不能实现,因为它失去了正确的精神文化的支撑。革命战争年代,延安的抗日军政大学条件很艰苦,却培育出一大批革命家、军事家,靠的就是革命的传统和革命精神些学校,物质建设搞得的确很好,但精神文化却不尽如人意,所l学效益、教育教学质量还不如一个山区的贫困学校,这正是缺乏强有力的精神文化支撑的结果。
2.精神文化建设的难度大于学校显性文化建设,必须加大 精神文化建设的力度
一所学校搞物质文化建设,两三年内就可建成美丽的教学建筑群,再辅以诱人的花草树木,但是要在两三年内形成优秀的传统,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却很困难,更不用说把先进的教育思想、正确的价值观念化成每个师生员工的内心信念和价值认同标准了。一般说来,学校的精神文化的形成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而且还需要全校师生员工同心协力地共同奋斗。比如,素质教育理念的建立,仅校长或领导班子从认识上达成一致还不行,还必须要求全体教师在理念上认同;仅教师认同了还不行,还必须要广大家长及学生认同,然后才有可能在教育、教学中实施,实施过程中还可能会遇到各种阻力和挫折,还要学校领导、教师以百折不挠的毅力去坚持,经过较长一段时间,这种先进的文化理念才可能真正成为学校的价值文化。所以,要确保精神文化建设这个核心,就必须比物质文化建设下更大的力气,花更多的时间。
3.用精神文化去统帅其他文化建设
确保精神文化的核心地位,不是说就不要学校物质文化建设了,只是说在认识上、行动上要摆正主要和次要的位置,精神文化建设永远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方面,决不能重物质轻精神,将两者颠倒!精神文化永远是学校文化的统帅。因此,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必须善于用精神文化去统领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等非精神文化形态的建设。
(1)物质文化建设要成为学校文化核心建设的载体
不能见物不见思想。比如说学校教育学生要爱护花草树木,有的学校在草地上立一块“禁止践踏花草,违者罚款xx元”的牌子;有的学校则立一块“花草也有生命,请足下留情”的牌子,这就是两种教育学生理念的对比,显然后者要艺术得多,因为这样的语言可以调动学生的真情实感,使他们珍惜生命、尊重自然,自觉爱护环境。
(2)行为文化建设要渗透学校的价值取向标准
用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来进行学校管理、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习,这是决定学校文化优劣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校长的管理价值取向更为重要。例如,校长是不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不是坚持科学的层次管理,是不是注重过程管理、崇尚民主管理,这都反映了校长是不是确立了现代学校管理的价值取向标准。
(3)制度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透射人文关怀的阳光
所有的制度都是为人而设,为规范人的行为而制定的。学校的制度文化是为学校的运行起保障作用的。过去的制度往往体现出浓厚的“管”的意向,约束性多、惩罚性强,因而形成制度与师生员工的对立性,缺乏人文关怀的意蕴。在当今时代,突出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是时代潮流,因而制度文化建设必须牢固地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制度的制定既要体现管理的需要、规范行为的需要,更要体现人文关怀的思想,要把师生员工当做学校的主人翁,从关怀主人翁的生存发展需要、关怀主人翁实际利益为出发点来制定各种制度。制度的条文要能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要能引起他们的主动关心、自觉认同,因而在今后的实际生活中才能自觉遵守、维护。
总之,只有在认识上纠正了重物质文化轻精神文化的错误思想,在行动上用精神文化统帅其他文化建设,并重点突出精神文化的建设,精神文化这个“核心”才能确保,学校的整个文化建设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 上一篇:精神文化决定学校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 下一篇:校园文化的凝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