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新闻中心
010-60294863
新闻中心
- 润育仁爱、泽能立远|滁州08-14
- 校长怎样建设校园文化?08-10
- 如何提升教室的声学舒适08-05
- 学校家具应如何设计?08-05
- 校园景观文化|山东公路技07-14
- 通知——北京金火炬环境06-22
- 不同风格的校园休憩座椅05-25
- 打造以“爱”为核心的校05-13
- 墙文化|不一样的“隔离”05-09
- 你知道未来学校的样子吗04-29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反思
作者:金火炬校园文化设计中心时间:2016-08-17 12:00:28来源:佚名 点击量:0
关键词一:思考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强调对学生道德、行为、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学环节中的渗透;强调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加强新时期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我们面临的一项十分严肃和迫切的任务。
一位美国教育家在论述青年学生思想道德形成时谈到三条途径:一是靠正规课程教育,二是靠非正式教育,三是靠隐性课程教育。这里的隐性课程就是指校园文化,它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三个层次。品德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品德养成并不仅仅取决于道德知识的多少,而主要是个体在与他人交往互动中通过道德内化来形成个人品质,依靠的是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不是强制的道德说教。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以一种活生生的文化方式存在的,校园文化与学校德育的这种内在统一性使得校园文化在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进一步探讨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科学构建校园文化,对于实现德育的改革和创新,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校园文化作为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校师生接受社会思潮的媒介,越来越引起校园内外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们认为“校园文化”应该是以全体校园人(学校师生)为主体、校园为主要活动空间、学校群体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及校园精神风貌为主要特征的融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时代性为一体的群体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具有地域性、独特性。它补充了课堂的有限知识,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和发展空间,也把社会价值观、道德原则隐含在文化结构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全体校园人,让师生在优化的文化环境中吸收更多的精神营养,提升综合素质。校园文化建设正逐步成为学校教育中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二:实践
中学从当初的薄弱学校发展成今天享有盛誉的知名学校,靠的是文化的引领、质量的提升。43年的峥嵘岁月积淀了我校深厚的校园文化底蕴。在积极稳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我校不断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师生共同发展为本的原则,大胆实践,立足科学管理,确立了以“自我教育 自我管理 自我完善 自主发展”为文化核心的“主体”教育模式,并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为导向,以制度文化建设为杠杆,以物质文化建设为基础,以行为文化建设为载体,逐步形成了具有浓厚的文化特色,和谐的人文情韵,有力促进了校园人的共同发展。
一、清新洁净的物质文化
1、环境文化
优美高雅的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校园比较小,建筑布局陈旧,但我们充分利用每一处空间进行校园绿化、美化,使每一处风景都显得典雅别致。近年来,我们除规范建设教室、实验室、功能室外,还完成了学校图书馆、饭堂、礼堂和体育馆的改造工程。目前,学校藏书达4万余册,图书角的建立,宽带的对接实现了资源共享,各种信息输送到每一个教师的笔记本电脑上,优化了物质文化环境。我们还将校园的美化、净化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让师生在清新洁净的环境中得以熏陶。
2、物质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同样是以育人为目的的。因此,校园的物质文化要既成景观,又能发挥育人功能,还应富有人文内涵。
走进校园,宣传橱窗里的教育目标庄严醒目,时时提醒学生;科技楼上的校训激励着莘莘学子;门厅上方的办学理念,校风、学风、教风及师德要求提示全体师生;每月一张条幅宣讲着不同的教育主题;所有这些与洁净美丽的景观共同赋予学校深厚的文化内涵。我们精选了古典名句,让学生在诵读的同时,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将京剧引进课堂的同时,我们将学生绘制的京剧脸谱制成匾牌,让学生去感悟中华文明的深刻内涵。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做人的教育,要落实素质教育就必须把德育工作抓实、抓稳、抓细、抓小。我们提出“有效德育”的理念,将“德育生活化,生活规范化、活动多样化”作为德育工作目标。学生共同商定班级公约、班训、班徽,时刻要求学生行有目标,做有规范。学校积极实施“自主”德育模式,实行班级学生岗位职责分工,鼓励学生自我教育与管理,培养责任心和管理能力,形成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班级文化氛围。
为了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自我教育的作用,学校在学生当中开展“公益广告语”、“我自己的格言”、“我的学习座右铭” “我的笔头我的画”等富有创意的设计活动,然后从中选出优秀作品制作成文化匾牌,悬挂在校园内,也是对学生进行鼓励与鞭策。
二、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校园秩序的形成与保持,必须要有完整科学的规章制度予以保证,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我们先后完善了《教学管理制度》《德育管理制度》《后勤管理制度》以及师德管理条例,奖惩条例等,从教学管理到后勤服务,从教师到学生涉及到学校管理的各个层面,做到了全方位、多层面精细化管理。在制度建设中,学校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管理突出“人性化”,既注重执行制度的“刚”,也体现人文化的“柔”。我们创造性地实施了谈心制度。谈心制包含“谈话和关心”两个层面的意思。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了解教师的想法,摸清教师的需求,争取教师的理解,使教师安心地工作,开心地生活。学校经常采取座谈会、个别谈话等方式征求广大教师对学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再由教代会讨论。这样既民主又集中,教职工更加感受到了主人翁的地位,从而在各个岗位,各个层面上挖掘最大潜能,发挥最佳工作效能,实现了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制度建设向制度文化的转变,体现学校管理文化的精髓。
三、培德播慧的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良好的校园精神具有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教育作用。学校将树立鲜明的校园精神作为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努力培养校园文化个性。“使学生成为‘四有’新人,使教师成为乐于奉献的园丁,使学校成为让人民满意的学校”是我们的办学目标。我们努力打造具有 “精神”的教师。何为“精神”呢?一是“以生为本”的人文精神。二是“ 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三是“无私奉献”的执着精神。四是“追求最好”的创新精神。“以德立校 全面发展”是中学彰显光彩的内涵。2006年,学校以邱保生校长为核心的领导班子审时度势地提出了“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办学目标。正是这种办学目标的激励,学校师生共同努力,形成了“诚信爱物 勤学会学”的校风、“爱生重德 严谨指教”的教风和“务实协作 高效和谐”的作风。
四、知行统一的行为文化
校园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全体校园人。师生的主体性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
1、 以读书活动促品德养成
“腹有诗书气自华”,人的成长离不开文学艺术的熏陶。
我们每学期向师生推荐优秀图书目录,在年级、班级设立图书角,让师生读在其中,乐在其中。每年举办读书节,并评选“阅读、写作之星”,用优秀作品教育人、熏陶人,丰富了师生的精神家园。
2、以校本研究促教师发展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把教研、科研、培训有机地整合,构建“以校本培训为基础,以教学活动为载体,以科研制度为依托”的“三位一体”校本研究模式,开展以 “学在课堂,导在课堂,落实在课堂”、“讲一听十”为主要内容的教学研究活动,努力实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和管理模式的最优化;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课堂教学要质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以学科渗透助学生发展
学科教学是学生教育的主渠道,校园文化建设只有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才能够真正发挥出其教育的生命力。我们将时事教育与政治课的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关心时事,关心社会、关心改革开放,让学生了解社会和学科发展信息,树立远大理想。与此同时,发挥各学科特点和优势,在达成情感教育目标的同时,通过每学期举行一至两次学科专题讲座,营造浓郁的学科文化氛围。
4、以主题活动促个性发展
学校为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特长在校内组织了多个课外活动小组,涉及文化、艺术、体育、学科竞赛等素质和能力培养内容,学生涵盖面广。通过定人、定责、定经费、定地点的方式加以落实。主题班会有计划,有组织、有内容地进行;日常行为规范常抓不懈;“八荣八耻”每位学生牢记在心;“四城同创”“争做文明市民”全校知晓;组织学生观看专题影片,使学生从中获取精神食粮。特别是5.12汶川大地震后,我校师生开展了“情系灾区,心心相连”抗震救灾募捐活动,使全体师生受到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和生命教育。我们还在常规考试中设立了诚信荣誉考场,实行无人监考,效果良好。教育理念的转变带来教育方式的改变,学生们在赏识性教育的过程中感到无比的快乐!
5、以文体活动促特长的发展
学校定期开展艺术节、运动会、各种小型竞赛与传统体育比赛,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如秋季田径运动会,艺术嘉年华,冬季三跳比赛,篮球联赛,趣味体育活动, “六.一”校园集体舞活动等。近几年来,运动会开幕式上新生的广播操比赛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场面宏大,气势恢弘,成为我校一次精神文明的盛会。学校定期举行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丰富校园生活。可以说,各种主题文化活动作为推动学生素质发展的外在动力,在学生的素质培养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6、以家校联合促文化网络构建
校园不是孤立的,是与校外的社会大环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要建设健康的校园文化,就必须优化社会环境,校内校外良好配合,让学生在优化的内外环境中成长。我们多方利用资源,建立并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的文化教育网络,通过家校联系本密切家校联系;与法制副校长、城管副校长综合治理周边环境,还学生一个良好的校园外文化氛围;我们请来陶宏开教授,全国“道德模范”黄来女等为学生作专题讲座;开展家长参与的亲子活动……这些文化活动极大地拉近了学生与家长,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的距离,形成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
我校学生全面发展,离不开学校校园文化的熏陶,学有所长的学生,在各个方面频频获奖,学校因此获得多种荣誉称号。“问渠哪能得清泉,唯有源头活水来”。在中学,文化引领带来的是科学、精细的管理,教育教学工作的规范、务实、高效;带来的是师生精神风貌的变化;带来的是人际关系的和谐,讲正气,讲奉献,比工作,比学习蔚然成风。走在这座历史名校,感受着芬芳而沁人心脾的育人文化。
关键词三:反思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没有校园文化,学校就没有灵魂,教育就没有灵气。校园文化的建设也不是一朝一日的事情,它的形成有其自身发生、发展的过程,并且有着形成、发展、修正和完善的不同时期。虽然我校的具体实践中取得了一点点成绩,但通过我们不断的学习和反思,我们也深深地明白与兄弟学校相比, 自己还存在许多的不足,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我校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我们将不断发掘校园文化的内涵,拓展校园文化的功能,创新校园文化的建设,学校才能永远充满蓬勃的生机、时代的活力。更新观念、以人为本;关注生命、注重育人;减负增效、享受幸福;改革创新、追求成功……这将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我们将”以德润心,以文化人”,主动向兄弟学校学习,进一步按高层次、高标准建设校园文化,使学校文化充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促进全体校园人的全面、科学、可持续发展。最终使每个班级有特色、每个学科有特征、每个学生有特长、每个教师有特点,把学校真正建设成师生生活的幸福家园,孩子成长的幸福乐园。
- 上一篇:校园文化建设加盟方案
- 下一篇: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标语大全(上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