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背景下的校园文化 -凯发官方首页

01/新闻中心

每周焦点

010-60294863

成功案例

每周焦点 您所在的位置:凯发官方首页 > 新闻中心 > 每周焦点 >

互联网 背景下的校园文化

作者:金火炬时间:2019-01-27 12:07:46来源:佚名 点击量:0

       高等院校信息化建设是高校重点建设内容之一,也是学校综合实力的体现。“互联网 ”时代如何建设好一个智能、高效、安全的智慧校园,是摆在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的地方高校面前的极其重要的课题。
  2015年的政府工作提出“互联网 ”行动计划,并先后八次提到支持与促进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行业的发展。2016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强调将统筹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大数据战略、“互联网 ”行动等作为主攻方向。“互联网 ”在中国的迅猛发展,给行业、企业、个人带机遇、希望与挑战。 
  借用马化腾的话来说,即同时利用互联网平台、信息技术,把互联网、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新的生态。在“互联网 ”时代背景下,“互联网 教育”成为这种新生态的典型表现之一。 
  为了适应在“互联网 ”环境下的高等教育发展,提高高等学校信息化水平,各高校都着眼于智慧校园建设,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浙江大学、江南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知名学府智慧校园建设已比较成熟,但多数地方高校仍在为之努力。各地方高校积极制订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但如何建设好一个智能、高效、安全的智慧校园,仍然是摆在地方高校面前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
      高校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高校信息化发展现状 统观我国高校信息化的发展过程,其最早被引入始于20世纪80年代,特征是小型计算机进入高校,并且能够有限地使用一定的网络连接。
       1)校园网络建设阶段。这一阶段主要着重于网络设备搭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网络教学(含远程教学)实验等。 
  2)数字校园建设阶段。这一阶段主要为应用系统的建设与数据整合期。校园各种管理系统建设覆盖比较全面,共享数据中心、数据交换系统、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初步建成,数据层面实现应用/交换打通,无感知的服务系统也初步建成。
       ①数字校园对于基础架构、移动互联、物联网的要求还未作具体考虑,想要满足“互联网 ”时代要求的开放生态和互联一切仍然比较困难。 
       ②数字校园难以适应高校综合改革带来的业务流程不断变化。
       ③数字校园难以做到以人为本。数字校园建设通常以管理者为核心视角进行,更多是面向管理者服务,而不是面向使用者服务,存在用户体验不佳、人性化程度不高等问题。  
       ④数字校园难以确保动态数据的权威性。

       3)智慧校园建设阶段。智慧校园是数字校园的高端形态,是数字校园发展的理想追求,也是数字校园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学校信息化回归“以人为本”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互联网 ”时代背景下的高等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克劳斯・施瓦布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一书中提出:互联网、物联网的发明和应用催生了第四次工业革命,而这一轮革命的核心就是智能化,进而形成一个高度化、人性化、数字化的产品生产与服务模式,也就是现在已经进入“工业4.0时代”,即智能化时代。然而我国地方高校信息化建设正经历由第二阶段数字校园向第三阶段智慧校园的演进,目前还未能达到全面智能化的高度,仍需在基础设施、信息含量、关键技术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提升。  
  智慧校园概念界定 
  1997年,马来西亚智慧研究小组对智慧校园给出定义:智慧校园是一个学习机构,它能系统地设计这一机构中各种教与学的方法及各项管理方案,使得学习者能适应资讯新时代的发展趋势。智慧校园是数字校园发展的新阶段,它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双网覆盖的智能化网络环境下,为师生搭建便捷有效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开展智慧教育的资源与环境。
  地方高校智慧校园体系架构与建设思路 
  地方高校智慧校园体系架构 主要由感知层、展示层、服务提供层、基础支撑层、数据层组成。其中,感知层应提供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多种类型端口接入支持,保证这些多样化的智慧终端的泛在可连接性,捕获各类技术终端的特性,提供便捷的泛在访问功能,通过摄像头、传感设备、闭路电视系统等全方位感知校内的人员、设备、环境、活动,为智慧校园的全面数据采集提供通路,覆盖包括教学服务、科研服务、办公服务、后勤服务、财务服务、网络服务、招聘服务、宿舍服务、学工服务等全方位业务流程,各业务应用系统统一门户、深度融合、开放共享,打造个性友好的服务环境;基础支撑层由身份认证系统、流程中心、即时通信模块、消息中心、报表中心、移动中心等建构而成。 

       1)建立智慧校园建设标准规范体系。构建流程规范与标准体系、信息安全与防护体系,全面采用标准规范的主流技术进行应用系统开发,使系统具备可扩展性。
       2)充分利用原有资源并进行有效整合。规范地方高校原有的信息化资源,对这些资源“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消除“信息孤岛”现象,真正做到“联通校园”,为全校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与管理提供服务。 
     3)信息高效共享。根据学校特色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流程再造,以用户为核心,稳步组织信息开发和服务集成,这也是地方高校建立先进适用的智慧校园系统的有效途径。
 
  地方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策略与步骤 
  1)完善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对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进行分析、设计,并进行统一规划。
     
2)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数据中心是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另一项重要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服务器系统、存储系统、备份系统、容灾系统以及机房环境系统等。 
  地方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中需注意的问题 
  在地方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中,需要夯实基础、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首先,要强化统建统管,立足长远发展的视野制定相关标准,并且做到标准先行、加强顶层设计;其次,要选用成熟的应用服务,构建标准化服务体系,并且注重后续的保障环节。 
  另外,智慧校园建设涉及除高校外其他机构,因此,选择对的合作单位和企业至关重要,这将有利于人力物力的最大化利用,节省建设成本,降低项目风险;要组建校内项目团队,明确分工,参与开发与建设,做到全面监管与质量监控,积极把握项目主动权,减少对外部单位与企业的依赖程度。 
  搭建智慧校园的多层级体系架构,遵循体系标准、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建设思路,完善组织机构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社会网络等核心技术的作用,保障建设流程的规范化与标准化,注重信息安全与信息防护,构建智慧化、个性化、低碳化、全方位的地方高校智慧校园。
\

相关链接:

精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