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本发展文化建设 -凯发官方首页

01/新闻中心

每周焦点

010-60294863

成功案例

每周焦点 您所在的位置:凯发官方首页 > 新闻中心 > 每周焦点 >

以人本发展文化建设

作者:金火炬时间:2019-01-25 15:27:04来源:佚名 点击量:0

      校园文化是直接影响教师与学生发展的环境因素,对于浓郁学校的人文氛围、提升师生的精神境界、形成良好的校风、增强师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促进人本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以人为本,以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本,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构成 
  校园文化主要由三种形态构成:一是校园物质文化,主要包括校园环境、校园活动场所建设和教学设施设备的配置,它们是校园文化发挥功能的有效载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支撑;二是校园制度文化,主要是指校园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奋发向上的学习方式、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以及校徽、校歌、校训等,既是广大师生的行为准则,又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三是校园精神文化,主要是指全校师生广泛认同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集体舆论、精神信念等意识,是一个学校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对校园生活尤其是对师生的成长影响重大。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一)导向功能:引领师生确立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奋进远景 
  校园文化对校园整体、对校园中每个成员的价值取向及行为取向具有引导作用。校园文化所形成的价值观,使生活于校园内的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并内化为自我的行为规范、行动指向和践行目标。
  (二)教化功能:启迪师生锻造思想,陶冶心灵,培育能力 
  校园文化对师生的教化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的影响,这种影响逐步在学生的心理、知识水平、实践能力和思想品德的发展变化上显现出来。
   (三)管理功能: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和谐统一 
  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能激励学校成员迸发干劲,促发学校的办学活力,提高教育教学效益;校园文化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既是无形的,又是有力的,师生融入其中,一言一行都有校园文化的折射。校园文化也在时时刻刻警醒教师和学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四)调适功能:改善师生的心态,优化心境 
  在校园精神文化的影响下,师生之间信仰上理解,追求上默契,人格上认可,品德上尊重,情感上融洽,理念上求同,行为上信任,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场。在这种关系场里,教师群体的价值观得到整合,发展目标一致,团队精神得到光大。
\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一)抓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为精神文化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在文化教育功能发挥上,格调高雅的校园物质文化决不比空洞枯燥的说教逊色。通过人文化的校园环境,师生可以解读其中蕴含的精神,陶冶道德情操,加深生命的体验,感受校园文化的韵律。因此,学校环境建设品味要高,规划要科学,布局要合理,在规范化、标准化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其一,要重视校园人文景观的建设。其二,不断完善图书室、阅览室、网络教室的设施设备,经常更新书籍,充实藏书量,并全天向学生开放,让图书室、阅览室、网络教室成为学生汲取文明成果的重要场所。其三,办好校园广播、宣传栏、阅报栏等,创办校园文学刊物、科普文摘,为学生提供一个播撒知识、开启智慧、展示自我又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 
  (二)抓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为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保障系统 
  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制度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要从学校实际出发,以促进人本发展为目标,建立健全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做到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和实施,要按章办事,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学校管理要实行民主管理、自主管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 
  (三)抓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培植具有持久生命力的校园精神 
  精神文化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无形的蕴藏着育人价值的课程资源,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它跃动在讲台上,充溢在校园里,显现在人们的言谈与行动中。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对师生的健康成长、对学校的长久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注重公德建设 
  一方面,应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把师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文化活动,使教师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激励和自我发展。另一方面,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道德规范教育为基础,引导和帮助学生知行统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校通过组织一系列促进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与习惯养成的实践活动,丰富其文化修养,提升其文明程度。  
  2.创建优良校风。 
  校风是一所学校精神文化的集中反映,它是学校的形象;校风更是一种办学精神,一种做人为学的品格,一种催人向上的氛围,一种助人成长的环境。好的校风,能使浸润其中的师生受到自觉与不自觉的良好熏陶和影响,更使学生获益无穷。校风是由领导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和班风组成的。教风,反映教师的为人师表、敬业乐群、淡薄名利、不尚空谈、德行美好以及对教育的高度事业心与责任感;学风,反映学生志存高远、一心向学、勤奋自砺、积极进取的求学态度。在良好的“风气”场里,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意识得到洗礼,思维灵性而深刻,思想纯正而丰富,精神光彩,个性激扬,境界高格,使人本发展成为现实。 
  四、校园文化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一)先进性原则 
  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与时俱进,坚持先进性。一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指导,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校园文化建设。二要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校园文化建设既要体现我们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特征,又要体现日新月异的时代风貌;既要以开阔、开放的胸襟,善于博采众长,又要以前瞻、发展的眼光,善于推陈出新。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引导师生的政治、思想、道德、行为向积极方面发展。 
  (二)全员性原则 
  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其一,学校领导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者,要整体规划,科学管理,强化措施,把创建健康、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与发展的大事来抓,并作为学校的普通一员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的创建活动中。其二,教师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传承者,其本身文化素养所透显出来的师德风范、人格魅力、知识水平及教学艺术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三,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力军。学生不仅是校园文化的直接受益者,也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
  (三)个性化原则 
  个性,即形成独特的文化认同意识和学校特色。由于各个学校的特点各异,人、财、物条件不同,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应在立足自我、展示个性的基础上,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规划要体现精品意识,使校园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相辅相成,打造成为品牌,既要体现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又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形成特色。
\

相关链接:

精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