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凯发官方首页

01/新闻中心

每周焦点

010-60294863

成功案例

每周焦点 您所在的位置:凯发官方首页 > 新闻中心 > 每周焦点 >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作者:金火炬时间:2020-01-10 13:56:31来源:佚名 点击量: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文化建设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应紧靠自身特征,充分认识其自身文化教育薄弱的现状,加快研究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掌握文化建设主动权,发挥在校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实践相结合,以促进學生道德素养、文化素质的提升,营造具有新时代特征的校园氛围。“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文化应在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结合当今时代特征,深入研究发展成为具有现代化、全球化、先进科学的社会主义文化。本文拟从高校的有关特征入手,探讨研究新时代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相关问题及改进方法。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高校以信息、通信、计算机、电子等学科为主,虽然近些年来许多高校都设立了人文、经济、管理等学院和学科,并设置相关专业,但此类学院专业在全校中的地位远比不上老牌学院专业。受历史因素影响,院校的师生在日常的教学、科研与管理中往往重视学习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从而产生重学术技能和轻人文素养的矛盾冲突。具体从文化的四个层次来说[3]:物态文化方面,高校的经费大部分用于科研仪器采购、技术投资等方面,学校图书馆书籍占首位,文科资料较少,校园布置“风”,建筑单调,景观呆板,缺少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总的来说就是注重基础建设但不同程度忽视人文涵养。制度文化层面,高校在信息公开等方面缺乏灵活性,往往都是简单下发通知,导致学生不解、埋怨等现象,这些现状都反映出高校缺乏文化涵养和人文精神,组织协调不到位,欠缺联动机制和变通做法。行为文化层面,各高校都努力建设校园文化,突出特色养成,但不同程度缺少方法创新。首先是活动形式单一,很多高校的做法还是停留在一些传统的唱歌跳舞演奏等形式上,活动效果不尽人意。其次是缺少品牌活动,很多活动没有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活动虽多缺乏精品。心态文化,又称精神文化层面,各高校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缺乏师生交流,缺少人文关怀;学生之间忙于科研学术,交流减少,缺乏青春活力。一些活动只强调精神文化的政治性,缺乏“寓教于乐”的做法,学生不愿去接受,效果甚微。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尚存在较多问题,在新时代背景下,还需不断努力,不断探索去改善。

  二、新时代校园文化建设途径研究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建设契合时代特征的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主导多元化的社会思潮[4-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不断培育践行,确保其科学性。高校是我们新时代培养先进高素质人才的基地,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立足高校,符合校情,契合时代[6]。另外,精神文化活动的开展不仅要重视理论思想的灌输,也需要将时代精神、校园校情相结合,“寓教于乐”。建设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将学校的传统特色、文化底蕴、理想追求、办学理念互相融合,营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精神文化氛围,有助于形成学校以育人为本、教师以敬业为乐、学生以成才为志的优良校风。
  2.建设符合校情、具有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
  校园环境与学生培养具有戚戚相关的联系,环境对人的影响至关重要。新时期,全国各大高校纷纷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包括校园环境改善,文化设施增加,拓宽宣传阵地,校企合作共建文化基地,周边环境融合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初步取得了符合校情、具有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成果。然而,在建设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建设过程中,特别是高校重视实用主义,很多校园文化建设缺少人文精神,只追求功能。建设校园物质文化过程中采取的方式比较单一、传统,往往都是挂横幅海报、校园广播等,此类方式很难让在校师生产生共鸣,留下深刻印象,效果甚微。建设缺乏顶层设计,没能够和传统高校校园元素相结合,可以考虑将新时代的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宿舍楼、教学楼、操场、图书馆等元素中去,有助于形成一个整体的良好校园物质文化格局。
  3.推陈出新,开展创新特色的丰富校园行为文化活动
  近年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高校在校园行为文化活动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依旧存在一些问题,活动形式单一,校园活动还是一些常规的唱歌、表演,偏娱乐化,学生参与活动收获较少,仅获得一时表层的快乐,无法从中升华思想,对人生发展无法起到教育的作用。其次,品牌活动较少,很多活动都局限于应付上级要求,或紧跟流行趋势,缺少长期持续的品牌活动。长期持续的品牌活动,有助于传承活动精髓,不断改进,活动影响力更大,学生参与度会更高,成效会更加明显。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建设创新特色的校园行为文化,我们要推陈出新,定期举办校园文化活动,要结合学生特点举办风格别样的活动,要围绕纪念性元素举办有意义价值的活动,要结合学校社团文化活动进行开展,将新时代特征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其中,开展多样化、特色化、时代化的校园行为文化活动。
    4.改革创新,教研并重,改善校园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下,各高校都能结合自身校情,制定相关的制度,趋于良好[7]。制度文化的建设,通过规章制度、行为标准的界定,可以充分约束高校学生的行为,形成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和观念意识。比如佩戴校徽文化、每年规定进行迎新晚会等等,都是校园制度文化的一种体现。这些制度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教育,当高校师生遵守这些制度的时候,也同时学习知识,提高自我修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另外,“三下乡”等暑期社会实践的推广,学生参与其中,不仅在实践中学习,更锻炼能力、开阔眼界。实践的过程和结果也为教学科研提供了数据依据的支撑,教研并行,意义非凡。制度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依旧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一个问题是,制度保障体系不够完善。高校在推动新时代特征的校园文化方面,常通过开会的形式进行,真正落地的较少,常颁布文件,少具体执行,在经费保障、组织协调、人员保障方面存在不足,影响建设的进程。为此,高校应该注重实施,要改革创新,教研并重,努力去改善校园制度文化。
  新时代将文化提高到了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高度,作为高校,不仅要为社会培养先进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更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8]。高校肩负着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更要改革创新,紧跟时代潮流,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软实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

相关链接:

精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