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背景的校园景观设计 -凯发官方首页

01/新闻中心

每周焦点

010-60294863

成功案例

每周焦点 您所在的位置:凯发官方首页 > 新闻中心 > 每周焦点 >

校园文化背景的校园景观设计

作者:金火炬时间:2019-12-05 14:24:26来源:佚名 点击量:0

        在城市化建设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景观设计在城市化发展中展现出重要的地位,校园文化景观的建设越来越被重视。校园环境作为师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对全校师生的生活、学习和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研究从校园文化的内涵入手,理解校园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及特征,对中国高校校园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凯发网站的解决方案。

  一、校园文化與校园景观设计概述

  1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行为文化和网络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群体文化。这种文化经过历史的洗礼保存下来,经久不衰,一所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被这种群体文化完美体现出来,对所有就读于这所学校的人产生影响。
  2.校园景观设计的概念
  “景观”一词最早出现在希伯来文版本的《圣经》中,是对耶路撒冷美景的描述[2]。笔者将景观两个字拆分理解,“景”意为风景、景色,“观”拆分可得“又见”,意为再见一次,综合上述不难理解,好的景观会使游客络绎不绝,流连忘返。校园景观顾名思义为校园里的景观,它带给人视觉美感的同时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含义和巨大的潜在教育意义。
  3.校园文化建设与校园景观设计的融合与意义
  文化景观是校园文化最生动、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将校园独特的人文气质传递给参与者,承载校园文化的凝聚力与独特性。校园景观中的文化特色,起着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校园文化景观的意义在于校园精神,校园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应当着重考虑精神价值建设,打造由内而外迸发精神感动的艺术场所,增强学校的文化品位,积淀学校精神,在耳濡目染中提高人性境界,塑造理想人格。

  二、校园文化的构成要素与特征分析

  1.校园文化的自然因素。
  校园文化是在长期的校园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由特定的文化和价值构成。校园文化形成的自然因素主要体现在地方环境意识、气候、自然风景、生活习惯、行为、空间、自然材料等方面。校园建筑之所以可以回避千篇一律的形象和空间体验,受自然因素的影响颇大,这种影响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通过人工建设形成的,和城市空间发展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和积累中形成。
  2.校园文化的人文因素。
  校园文化不仅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与社会主体文化也是息息相关的,文化形态的形成与社会文化环境密不可分。校园文化的核心目的在于营造精神氛围,树立正确的群体价值观,追求校园精神发展整体优势,形成共有的文化精神引导成员校园行为,在成员中凝聚成核心力量,成为激励和鞭策成员追求目标的核心力量。
  3.校园文化的时代性。
  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一个漫长持久的历史过程,文化的积累离不开历史的变迁和沉淀。当然,高校发展历史中所形成的校园文化在时态上有独特性,其时代特征比其他文化形式更显著。大学生作为历史长河中的特殊群体,他们身上带有典型的张扬性、先锋性、冲动性和新潮性.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每一代大学生都带有时代的特点,每一代大学生的成长、校园的变迁都带有时代的印记,有发光点也有不足之处。这使校园文化的正负影响兼存,使校园文化更具有时代的印记。
  4.校园文化的独特性。
  校园文化深受社会人文传承、历史意蕴的影响。在一般情况下,不同的民族和地域体现出较大的校园文化差异,不同地域、不同专业的院校同样呈现出不同的校园文化形态,展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化传承。校园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展现出不同的时代内涵,并在时代的发展中持续吸取时代精华,继承发展现有的校园精神。如北大的“兼收并蓄”和清华的“严谨求实”,都是一脉相承、流传至今的特色校园文化。独特的校园文化体现了一座校园千百年来精神文化传承的精髓。

  三、校园文化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1.校园文化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1)校园文化内涵缺失
  校园环境属于育人环境,应该寓教于动,寓教于情,寓教于乐,寓教于心,不能死板教学,应当具有优质的文化环境,使它带给人视觉体验的同时发人深省,给人启迪。然而,传统教学方式重视课堂教育,忽视室外景观环境对人的影响。目前,一部分景观建设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对于景观设计仅仅体现在绿化率上,造成了独有的文化内涵缺失的现状。
  2)主题特色不鲜明
  当下,一些文化景观设计的主题模糊不清,和外部环境不协调,不能根据实地的环境条件、特色进行综合考虑设计,甚至存在主题冲突的现象。另外,校园景观存在相互模仿现象,部分景观承载着一定的文化表达,如果相互模仿,就会出现题材雷同现象,导致文化表述不合理。
  3)缺乏互动型景观
  “没有户外活动,最低程度的接触就不会出现”,这是丹麦著名建筑理论家扬·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一书中提出的。学生们在课余饭后,都希望能有散步、休闲的空间,可是校园里空旷的广场、道路或者绿地无景可看,更无方便的休憩场所可以交流,这样的景观空间只能被当作交通空间,让人很难融入其中,因此,不能进行与景观互动的参与性体验就不奇怪了。
  4)建筑与景观缺乏统一性。
  建筑是一所校园景观设计的主体成分,其本身就可以看做是一种景观元素,建筑的风格决定了整个校园的形象,它与周围的绿植等景观元素相互依存、交相呼应共同构成了具有校园特色的校园景观。目前,一些高校校园建筑与景观缺少融合,缺乏风格的统一,部分设计只是将绿化作为建筑周围的简单搭配,忽视整体感,导致建筑景观良莠不齐,异质化现象突出;在空间形态上缺乏节奏和变化,难以形成特色景观。  
  校园景观的规划要营造视觉美,让环境有益于身心健康,就必须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在景观规划中不伤害原生态体系,其实这也是景观的可持续延展的需求。生态化设计的关键是把人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控制到最小,将景观参与者和自然环境的应用达到最优值。
  中国正处于快速发展中,国民素质与综合国力都和教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高等教育的发展培养着祖国的建造者和承担者,高等教育的环境时刻影响学习者成长和发展,因此,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决定人才培养的方向。通过以上研究和分析,我国大学发展可以从三个方面扩展开来。首先,绿色校园。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开始注意到自然环境的重要性,生态一词频繁出现在政府会议、新闻、媒体等各大终端上。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学校的景观应当在自然、原生态的基础上进行设计,要设计出具有特色、经得住时间及人们审美提升的考验的文化景观。其次,文化式校园,一所大学的文化内涵是随着历史的沉淀不断积累形成的,是一所学校独有的标志,是一所大学的精神和灵魂,注重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学校必然的发展方向之一。最后,科技校园。随着科技的不断飞速跨越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科技发生强烈的关系,人们对科技的好奇心可以大大增加景观参与者的数量和自信心。数字化景观建设必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

相关链接:

精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