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新闻中心
010-60294863
新闻中心
- 润育仁爱、泽能立远|滁州08-14
- 校长怎样建设校园文化?08-10
- 如何提升教室的声学舒适08-05
- 学校家具应如何设计?08-05
- 校园景观文化|山东公路技07-14
- 通知——北京金火炬环境06-22
- 不同风格的校园休憩座椅05-25
- 打造以“爱”为核心的校05-13
- 墙文化|不一样的“隔离”05-09
- 你知道未来学校的样子吗04-29
校史馆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交融
作者:金火炬时间:2019-09-19 14:55:55来源:佚名 点击量:0
校史馆肩负着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任。在社会文化多样性的今天,如何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校史馆的独特作用,关键是以人为本,创新校史馆的社会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文物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让文物活起来,校史馆要担负起社会教育的功能,尤其是青少年的教育责任”。为了让藏在校史馆历代文物活起来,让公众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走进学校”已成为校史馆的“必修课”,至于“走进”的方式,则是见仁见智。
近年来,省市县各级校史馆都在探寻走进学校的方式,而由于馆藏文物,展厅大小,人员力量的限制,可以说县级基层校史馆走进学校的形式远远落后于省市级大型校史馆,而在走进学校的形式中间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有很多校史馆都只是流于形式,而没有真正做到让校史馆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当中。一般的校史馆都是在每年的开学之初,将校史馆的展览信息通过书信的形式送进学校,这种“广种薄收”的做法,就如同风筝,如果这“风筝”一旦断线,也就踪影难觅了。从在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校史馆人的思想观念存在问题,没有“让文物活起来”的意识,没有从服务于公众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来认识校史馆的地位和作用,而仅仅把与学校联系作为“诚招天下客”的一种手段,或者作为一种“例行公事”。在某些人的潜意识里,只是把走进学校作为一种形式,而学校的需要什么?走进学校的目的、意义、效果在哪里都不去考虑。
校史馆“走进”学校,就得经常给师生提供高质量的精神食粮,结合各种活动,把校史馆精彩的信息送进校园。这种方式是一种很受师生欢迎的形式。如今的校园生活绚丽多彩,这其中有校史馆人的用武之地吗?师生欢迎吗?回答应该是肯定的,校史馆在校园里举办了各种形式的图片展览。每次同学们都认真听着讲解员的讲解,同时也提出自己的问题,这为他们扩大知识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只有“走进”学校,就得倾听学校的呼声,了解师生的需求,建立起必要的联系。只有和老师交流才能了解每个阶段学生的知识结构、文化需求、价值取向、素质状况等问题及校史馆在学生素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学校对校史馆的期盼等,校史馆只有多与学校之间的相互交流、了解,建立了日常性的联系,双方的工作人员时常交流甚至发展成极好的朋友。馆校之间广泛交流,校史馆才能在“走进”学校中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和学校的联系多了,很多情况校史馆也就做到了“心中有数”,而学校也很乐意邀请我们参加相关的活动:渊泉第一小学每周四下午“校园活动课”,我馆作为参与单位,每周四下午为一个年级的学生“讲述瓜州文物历史故事”这些故事的内容不是简单的讲解校史馆的文物,还有校史馆的作用以及瓜州“风土人情”。而这些活动最终的结果,是引导大批学生和家长走进了校史馆,真切感受瓜州的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使校史馆的作用在教育领域得到长足的发挥,并产生深远的影响。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中“应试教育”的阴影并未消散,学校中素质教育仍是薄弱的一环。许多学校正在努力,力图有所改变。此时,如果校史馆能够走进校园,联合师生举办独具特色的文化活动,对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陶冶高尚情操,将具有特殊的意义。各级各类不同的学校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校史馆在学校办活动也不能千篇一律。因此,结合各校每次活动的目的和要求,采取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校史馆就是一个大学校,如今校史馆的服务和研究也正在从“护物”到“化人”的转型,由“藏物为主”到“育人为主”的转变。只有校史馆和学校结合起来,才能让校史馆达到育人的目的,充分发挥校史馆“第二课堂”的功能作用,让学生们走出课本、走出学校,打开孩子们探索传统文化知识、开拓视野的一扇门。校史馆要想真正“走进”学校,就得关注学校,采取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热心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校史馆“走进”学校,任重而道远。
近年来,省市县各级校史馆都在探寻走进学校的方式,而由于馆藏文物,展厅大小,人员力量的限制,可以说县级基层校史馆走进学校的形式远远落后于省市级大型校史馆,而在走进学校的形式中间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有很多校史馆都只是流于形式,而没有真正做到让校史馆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当中。一般的校史馆都是在每年的开学之初,将校史馆的展览信息通过书信的形式送进学校,这种“广种薄收”的做法,就如同风筝,如果这“风筝”一旦断线,也就踪影难觅了。从在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校史馆人的思想观念存在问题,没有“让文物活起来”的意识,没有从服务于公众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来认识校史馆的地位和作用,而仅仅把与学校联系作为“诚招天下客”的一种手段,或者作为一种“例行公事”。在某些人的潜意识里,只是把走进学校作为一种形式,而学校的需要什么?走进学校的目的、意义、效果在哪里都不去考虑。
古今中外的学校无不以培养学生的“德、识、才、学、美”为其最重要的教育教學内容。要想让校史馆真正成为“大学校”,首先要考虑如何完成以上教育目标和教育任务。瓜州县校史馆近年来与瓜州县各大中小学建立馆校合作机制,走出馆门,深入社会,深入挖掘展览文化内涵,以不同形式,满足青少年求知需求。介绍校史馆珍宝,宣传瓜州历史文化,受到了各中小学普遍欢迎。通过将校史馆文化“走出、走进”的形式将校史馆文化与校园文化结合起来,先后与渊泉第一、第二、第三幼儿园合作,制作“骏犬啸天——戊戌狗年新春文物图片联展”通过开展走出校史馆“萌娃话萌狗”和走进校史馆“萌娃话萌狗”参观体验活动,让孩子们通过看狗、画狗、说狗,了解传统文化中狗文物有关知识,激发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引进“蝶舞翩跹”大型蝴蝶标本科普展览,通过组织开展走出校史馆“梦娃话梦蝶”和走进校史馆“梦娃话梦蝶”亲子参观体验活动,让家长与孩子们共同参观蝴蝶展览、制作蝴蝶风筝、放飞蝴蝶风筝,扩大了校史馆影响力;城北小学开展“岁岁清明、怀古思源”参观演讲活动;在“清明节”“六一儿童节”之际,分别与渊泉第一、第二、第三小学合作,开展“岁岁清明、怀古思源”“校史馆里过‘六一’”主题参观活动;在暑期特别策划开展“七彩夏日奇趣瓜博”“影石流年”和“小小考古家 恐龙探险队”主题亲子体验活动。全年共组织策划开展各类型青少年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流动校史馆进校园”“文物故事进课堂”“文博知识进园地”和“文博知识竞赛”等形式,极大地丰富了青少年教育内容,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教育效果。
校史馆“走进”学校,就得经常给师生提供高质量的精神食粮,结合各种活动,把校史馆精彩的信息送进校园。这种方式是一种很受师生欢迎的形式。如今的校园生活绚丽多彩,这其中有校史馆人的用武之地吗?师生欢迎吗?回答应该是肯定的,校史馆在校园里举办了各种形式的图片展览。每次同学们都认真听着讲解员的讲解,同时也提出自己的问题,这为他们扩大知识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只有“走进”学校,就得倾听学校的呼声,了解师生的需求,建立起必要的联系。只有和老师交流才能了解每个阶段学生的知识结构、文化需求、价值取向、素质状况等问题及校史馆在学生素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学校对校史馆的期盼等,校史馆只有多与学校之间的相互交流、了解,建立了日常性的联系,双方的工作人员时常交流甚至发展成极好的朋友。馆校之间广泛交流,校史馆才能在“走进”学校中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和学校的联系多了,很多情况校史馆也就做到了“心中有数”,而学校也很乐意邀请我们参加相关的活动:渊泉第一小学每周四下午“校园活动课”,我馆作为参与单位,每周四下午为一个年级的学生“讲述瓜州文物历史故事”这些故事的内容不是简单的讲解校史馆的文物,还有校史馆的作用以及瓜州“风土人情”。而这些活动最终的结果,是引导大批学生和家长走进了校史馆,真切感受瓜州的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使校史馆的作用在教育领域得到长足的发挥,并产生深远的影响。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中“应试教育”的阴影并未消散,学校中素质教育仍是薄弱的一环。许多学校正在努力,力图有所改变。此时,如果校史馆能够走进校园,联合师生举办独具特色的文化活动,对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陶冶高尚情操,将具有特殊的意义。各级各类不同的学校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校史馆在学校办活动也不能千篇一律。因此,结合各校每次活动的目的和要求,采取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校史馆就是一个大学校,如今校史馆的服务和研究也正在从“护物”到“化人”的转型,由“藏物为主”到“育人为主”的转变。只有校史馆和学校结合起来,才能让校史馆达到育人的目的,充分发挥校史馆“第二课堂”的功能作用,让学生们走出课本、走出学校,打开孩子们探索传统文化知识、开拓视野的一扇门。校史馆要想真正“走进”学校,就得关注学校,采取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热心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校史馆“走进”学校,任重而道远。
- 上一篇:“博爱塑魂”促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发展
- 下一篇:以嘉庚精神创建校园文化特色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