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校园文化建设 -凯发官方首页

01/新闻中心

每周焦点

010-60294863

成功案例

每周焦点 您所在的位置:凯发官方首页 > 新闻中心 > 每周焦点 >

农村初中校园文化建设

作者:金火炬时间:2019-04-02 15:13:18来源:佚名 点击量:0

       教育条件相对落后的广大农村初中,工作重点需要从硬件的规模扩张向软件的内涵提升转变,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品质是农村初中内涵提升的重要抓手和核心内容。因为初中生正处在知识、能力、身体、心理人格等健康长成的重要阶段,处在能否成为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时期,所以,肩负传道授业教书育人,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公民重任的学校,必须对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核心价值理论体系、生命意识、公民意识、公共精神、情感发展对思想品德培养的重要性以及传统优秀文化的教育、传承和熏陶。特别是农村初中学校,深挖校园文化价值,进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构,显得尤为重要。 
    建构是指人们对一个结构内的元素以及元素间关系的一种主观映射的产物。也指构筑,建造。校园文化建构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环境、制度、管理、行为、习惯、精神、状态、心理、道德、修养、礼仪、风气等等。因此,建构农村初中校园文化必须在这诸多方面渗透,以彰显其文化特色。 
  一、农村初中校园文化要有自己的特色
      
即必须植根于本民族本地域的土壤,通过各种形式向师生宣传本民族本地域优秀的人文历史、良风美俗,提高师生的民族自豪感而使他们自觉地从善而学,从而成为一方民族优秀特色文化的传承者和代表者,这样,自然铸造了师生健康完美的人格而突显出民族的个性,农村初中学校的品位及特色自然在师生们的个性才情中得到充分彰显。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全民的综合素质,农村基础教育应立足于服务农业、富裕农村和教育农民,农村初中学校的校园文化特色建构要从本土出发,结合当地的自然、历史文化资源和乡土人情,充分挖掘文化积淀,特别要立足农村经济发展、政治和谐与社会进步的实际。所以,农村初中校园文化决不能忽略“民族”和“特色”,应突出本土化的色彩、本真化的内容和本色化的个性。 
  二、农村初中更需要整治校园,营造人文氛围
       相对于城市学校而言,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与建设相对落后,但可以通过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来弥补硬件的不足。同时,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涵,可以通过简朴丰富的载体来呈现,使之闪耀人文的思想光芒,飘逸自然的和谐优美,塑造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氛围,使生活在其中的师生,时时感受与体验到文化的灵秀与雅致。环境育人的功能要求我们在校园环境植入浓郁的文化元素,给校园景观赋予文化内涵,突出科学理念、民族精神、艺术品位和人文关怀,营造愉悦向上的育人环境。为此,农村初中校园的一草一木乃至一厅一室,一面墙壁,一个角落,一张桌子,一块玻璃都应该是自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因为文化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规范人的行为,它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所以,具有优秀文化素养的治校者都注重校园的整治,以校园文化为中心,把握“严肃”“高雅”“简朴”“洁净”的原则来进行优化、净化、绿化、美化建设,营造洁净优雅的人文氛围,给师生提供一个生活学习的和谐环境。因地制宜,种植树木花草,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建些亭台或水池,供师生休闲时读书观赏;在重要场所,设计生动形象的校标、庄重的校训标牌、吉祥物或雕像,在图书馆、教室写些先哲名家关于修身励志的格言,在一些人群过往较多的重要场所建造宣传橱窗来展示师生的各种优秀作品,展示学校特色文化。这些建筑都要力求庄重幽雅。所以,农村初中校园的优化美化需要从办学的理念、文化的熏陶、育人的功能来进行总体精心规划,样样都要洋溢着文化的气息和彰显鲜活的生命,要让树木花草含情,墙壁也能说话。比如,给树木花草挂上标签,写上物种科名及简要的生长条件等,在草地插一块《小草的话》:亲爱的朋友,我虽然是一颗微弱的小草,但给大地增添绿装,请多多呵护我,别把我踩坏了……如此等等,不仅提醒人们要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而且,让人在一种无形的导向和文化氛围中倍受感染而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达到净化心灵的境界。
  三、农村初中更需要校园制度与文化并行互辅,铸造高尚、文明、和谐的人文校园环境
      
校园制度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制度管人,文化管心。文化往往在制度管不到的地方起作用,所谓“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健康的校园文化对师生的潜移默化是巨大的,它使师生在耳濡目染中激起共鸣,从而产生一种完善自我的内驱力和约束力,进而规范自己。因此,在制度制定之后,必须大力宣传规章的真善,抵制歪风陋习。使粗俗的言行举止受到约束,歪风邪气没有市场,善行正气得到张扬,崇尚真善美,拒绝假丑陋,让“养成”和“约束”深入人心,力求:树起一面旗帜,站起一排标兵,形成一种良好习惯,铸造一种高尚的人格。
\ 
 
   四、农村初中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承载者、体现者和参与者,农村初中校园文化建设主要依靠学生这一主力军来参与和完成。侧重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突出天下为公的价值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厚德载物的道德观,自强不息的人生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幸福观,仁政、德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观,有教无类的教育观等。侧重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让学生具有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为培养具备高尚道德情感、有责任心、有正义感、有奉献精神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农村初中教师必须要时刻注重师德修养,以文化的气质影响学生
     
校园文化建设靠全体教师来完成。教师无小事,事事是楷模。教师必须首先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严以律己,在德行上时时处处都要注意做学生的表率,在学问上做学生的导师。即应该有博学、博爱、博雅的修养。博学,即专心学问,系统掌握文化科学和教育教学艺术。博爱,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偏爱优生,不歧视差生,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博雅,即能淡薄名利,心胸开朗,敬业爱岗,当好一名园丁。这样的教师才称得上是一位才情横溢的文化人。而有这样良好文化修养的教师,他也一定能以他的德行才情影响学生成为有文化修养的人而得到学生的尊重崇敬和效仿,农村初中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文化品位的提高自然不言而喻了。 
   六、农村初中政治教师要敢为人先,不负使命,率先构建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以文化人,濡染学生文化气质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认为,教师是塑造一代新人的雕塑家,是不同于他人的特殊雕塑家。作为政治教师,在教化学生“学习什么?如何学习?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上,有着具体直接的特殊使命。“思想政治课是向学生较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一门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论观点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武装学生,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认知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七、农村初中校长应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军人
      
一个学校能否办得起色且有特色,跟校园文化密切相关,而校长又是关键。因此,农村初中校长要做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军人、掌舵者、营造者,始终要有文化办学的理念。这就要求校长自己首先是一个文化人,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真正理解领会校园文化的内涵和作用,静下心来好好地构建高雅的校园文化,为师生构建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同时,要努力打造一支有过硬本领的教师队伍,将教师队伍建设摆在首位,关心教师的成长,为教师的生活工作创造和谐的环境,给他们提供成就事业的机会和平台,唯贤是举,唯才是用,唯德重用。鼓励教师成才出成果。有了文化素养高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的支撑,农村初中名校的打造自然水到渠成。 
  人文兴,学校兴;民风淳,社会和。因此,建构高雅和谐的校园文化,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位师生的激情,营造呵护农村文化生态,是农村初中学校管理者和政治教师等治学者事业的崇高理想和不懈的追求。缩短农村校园文化构建与城市学校的差距,使农村校园成为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精神家园,村民净化思想的净土,传承乡村风土人情、传统美德与淳朴民风的桥头堡,乡村群众守望道德底线的阵地,推动新农村建设有序发展的高地,促进乡村社会和谐发展的原动力。

\ 
 

相关链接:

精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