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诗性”校园文化 -凯发官方首页

01/新闻中心

每周焦点

010-60294863

成功案例

每周焦点 您所在的位置:凯发官方首页 > 新闻中心 > 每周焦点 >

打造“诗性”校园文化

作者:金火炬时间:2019-03-06 14:42:03来源:佚名 点击量:0

       久闻岳阳县二中诗联教育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记者日前专程赶赴该校一探究竟。走进校园,当文化广场、孔子塑像、诗墙……等映入眼帘,你便能感受到一种浓浓的文化氛围。来到教学楼,但见不少教室门口都贴着对联,更觉与其他学校不一样。 
  “览前贤思己任铁杵磨针只求前程似锦,念亲情感师恩悬梁刺股但愿无愧我心。”8班教室门口的这副对联,含义深远,激情励志。走入教室,嗬,黑板旁和教室后面都贴着对联呢!“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似磨刀之石不见其减时有所亏。”……这一副副隽永的对联,伴着一阵阵朗朗的书声,一缕缕清幽的书香,让人沉思,让人振奋。 
  “一所学校,要有自己的办学特色,更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蕴。”接受记者采访时,朱祖雄校长这样打开了话闸子。“受高考指挥棒影响,有些学校对传统文化的教育有淡化的倾向,很多学生学外语投入的精力比学语文投入的精力要大得多。”40刚出头、血性方刚的朱祖雄话语中含着些许不平和忧虑。 
  据学校办公室主任、省作协会员彭新华介绍,为提升办学品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1986年至今30多年来,二中始终坚持诗联教育活动。一方面,更新教育理念,将思品教育、人格教育、安全教育、艺术教育融入诗联教育当中,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另一方面,将诗联教育作为一个教研课题,把它摆到与“校园扩建”同等重要的位置,要人给人,要物给物,要钱给钱,从不含糊。学校每年都拨专项经费用于开展诗联教育活动,每年仅用于编印诗联专辑和校刊《年轻的心》的经费就不少于2万元。每当逢年过节或有重大活动,学校都要拿出经费制作诗词宣传板,张贴楹联等宣传品。 
  由校长朱祖雄牵头、工会主席周江辉主抓、语文教研组具体实施的课题组,编校本教材,订教学计划,开设校本课程,由以往不定期的知识讲座转变为按教学计划开课,保证每班每周不少于一节课。课题组的老师们是辛苦的,一无补贴,二不算加班,靠的是牺牲休息时间来从事研究、创作和总结。朱祖雄颇动情地说:“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酬劳重在鼓励:每当工作总结和评比,增加课题组的席位;每当成果推出,增加课题组的名额;每当期终奖励,增加课题组应得的奖金。我们校班子成员随时听取课题组老师的反映和要求,及时解决他们的困难和问题。” 
  由于学校高度重视,诗教组织不断健全,诗教队伍不断扩大,诗社社员越来越多。语文教师中有3人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1人为省作家协会会员,有15人为县巴陵诗社社员。学校有“一社”(新笔文学社)、“一廊”(诗词长廊)、“一刊”(《年轻的心》校刊)、“一台”(共青团广播台)、“一课”(诗教校本课程),各班有“一栏”(黑板报诗歌专栏),每人有“一书”(《诗词曲联基础知识合璧》)。诗教已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已成为每位教师的义务和责任。 
  “答卷凝神笔写春秋酬壮志,成才有路胸怀家国辟新天。”这是去年高考前夕,学校原党总支副书记、工会主席龙铁山撰写的五副对联之一。他是二中诗联教育的领头雁。徜徉在校园里,他曾写下“满室书香满圃花,更欣学子竞风华。朝昏助砺凌云志,总把奇才献国家”的佳句,以诗联激励青年教师,鼓舞后学。陶冶生活情趣。 
  从读大学开始就喜欢写新诗、古诗、对联的高一年级语文教师李立新,笔耕不辍,自编了作品集《红豆》。他深有感触地说:“读诗,丰富生活;鉴诗,提高品位;写诗,活跃思维。” 
  特别喜欢李清照的高二年级语文教师许燕湘,向记者详细介绍了她和同事们总结出的有效开展诗联教育的三条原则和三条方法。三条原则是:有正确的导向性,有具体的操作性,有明显的效益性。三条方法是:方式上要紧贴学生生活,内容上要寄寓人生哲理,语言上要通而不俗。她说:“虽然反映的是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但是它告诉学生小事不能小看,小事往往表现出自身素质的高低。这样的语言既形象,又通俗,一读来味,一读就懂。” 
  离退休教师也不甘示弱。听说记者要采访,78岁的退休教师罗兰祥,匆匆忙忙从家中搬来了一本厚厚的《中华诗词大全》(第二卷),书中收录了他创作的60首诗词。罗老于1994年退休后,坚持诗联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为发挥余热,他不辞辛劳,在县教育局和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于2006年牵头编著了诗教用书《诗词曲联基础知识合璧》,解了学校无合适教材的燃眉之急。罗老很谦虚:“我不是行家,至多只能算是诗坛之涉足者;所学也只能算是用绣花针在诗词海洋中蘸了滴水,何足挂齿。” 
  “腹有诗书气自华”。受诗联教育薰陶多年的高三学生潘宁、李斐,面对记者,落落大方,侃侃而谈:“成长过程中,诗联教育对我们做人很有帮助”;“高三了,压力大,看名人诗词激励斗志”;“遇到挫折时,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能使人信心倍增”。高一学生周王姬、陈心怡虽显得有些腼腆,却也能说出不少感触:“读诗联能使人从中感受到许多乐趣,能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使作文内容更充实,更有文采。” 
  近几年来,二中师生在诗歌创作比赛中纷纷获奖。2007年参加北京举办的“迎奥运”青少年诗词大赛,该校张红云、孙美玲、郭玲、倪志红等同学分别获二、三等奖,学校也获得了优秀组织奖。二中师生的作品不断出现在《湖南诗词》《洞庭诗词》《巴陵诗词》《岳阳晚报》《洞庭之声》等报刊中,罗兰祥、许萃华、胡绳武、狄里仁、吴家连等人累计发表诗词联1200多首(副),出版个人诗词联专集四部,课题组老师发表诗教论文40余篇。2007年该校获得省级“中华诗词教育先进单位”和省级“楹联教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9年高考,全校一、二本上线981人,占全县的一半,全市的六分之一。李兴同学被北京大学录取,学校成为全市同类学校中的佼佼者。 
  2009年10月22日,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助理李文朝少将一行兴致勃勃地考察了二中,对该校在创“中华诗词名校!’活动中所作的努力给予很高的评价,并欣然题词:“播种理想,诗化人生。”
\

相关链接:

精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