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育人的概念,是在文化育人发展有灵魂的教育和唯智的高分功利取向的教育的相互比较中提出来的。单纯的知识育人的目的,其指向必然短视浮躁;单纯的知识育人追求,其价值取向必然急功近利;单纯的追求分数模式,
必然抹杀向上的情趣和人文追求。 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竞争态势,设计出了知识育人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
是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竞争链”。知识的教育,虽然也关心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但书本知识的滞后性,难以体现日新月异的动态社会变化。现有的知识,也在某个环节中力争反映社会的发展,但其目的不足为了跟进社会,而是为了夺取高分,因此,在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的传授过程中,没有知识的精神意义作用在学生的兴趣和志向中,更没有知识精神的“为什么和是什么”的文化追问,而是要求学生不管是理解还是不理解,都要像幼儿园的孩童一样死记硬背繁杂的公式和枯燥的概念。至于英语、政治等科目的整篇甚至整本教材的背诵,更是缺少人文精神的意蕴,有的学校甚至把人文科学、人文艺术也当作知识体系来考查。就是专业的美术、音乐等学科也要以外语、政治为附加条件。这种“打包”式的“批发”,对具有专业特长而又没有精力死记硬背的特长生而言,其作用是乏味的、无奈的,其体会是苦不堪言、夜不能寐的。这种违背人的成长规律,违背育人的规则的做法,不仅压抑了受教育者的兴趣与创新精神的开发,也违背了教育规律追求真善美的主旨。由此引起了社会广泛而强烈的质疑,清华大学陈丹青甚至为此愤然辞去美术学院教授职务。他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曾痛苦地说:“体制以教育的名义成功劫持了人性,又以这被劫持的人性,成功地劫持了教育。”这种劫持是以知识育人的模式对人的兴趣和创造力的劫持;这种劫持是以容器似的灌输对人性美德的劫持;这种劫持是以分数的竞争功利的思想对“德为起始、美为取向”教育理念的劫持。知识育人虽然把各学科知识较为系统地强行灌输给了学生,甚至以标准答案的形式印记在r他们青春的脑海罩,但却缺少了作用在人的灵魂中的知识的精神意义,致使行动没有了方向,精神没有了信仰,其结果,标准答案下的四川考生张非同学,可以机械地以高分一而再,再而三地考入北大、清华,却又因没有文化意义上的社会责任感、缺少人性美德的感恩情怀、缺乏继续学习的动力和兴趣,而在网ⅱ巴里释放知识所带来的能量,寻找所谓的“精神家园”。青年学子进入网吧成瘾,看似是学生的责任,实际l--却是我们的教育缺少人文精神的关怀和文化育人、以文化人、以文养心的理念精神所致。
当我们的教育充斥着浮躁的功利主义和狭隘的自我中心主义的时候,自然就会以无限膨胀的分数为最终的追求,当教育失去了人性荚德的自律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信仰引领时,知识的工具性和文化的人文性必然产生分离,高分高考以分数为旗帜的教育追求与德为起始、美为终极目标的育人原则必然产生背离,学而优则仕的自私与读书济世的抱负必然会分道扬镳,现实的眼前利益与崇高的精神信仰必然会相互悖驳,技术性的灌输与教育精神的引领必然会各奔东西,由此,狭隘的自私、短视的浮躁、急功的近利必然会充斥于人的精神和观念,误导学校的现实价值取向。
教育的这种功利性的现象,从人生性情秉性的根本培养上,切断了文化的血脉,消解了“文而化人”的功能,阻碍了“以文养心”的砥砺,致使具有生命活力的教育变成了“千脸一相”的线性供给,使学校的理念变成了“千校
一面”的雷同,使学校的管理者变成了看得见的物质利益的代言人,使学校培养出的人变成了“有知识没文化”的“半拉子人”,使国民的道德素养每况愈下,使功利主义衍生出的腐败腐朽令世人鄙视,教育的神圣尊严被没有道德底线的唯智、唯分、唯权,唯利的价值取向亵渎。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