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阁下访问金火炬校园文化建设公司凯发官方首页官网,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加入收藏|联系凯发官方首页|
关于凯发官方首页
企业微信平台
成功案例
免费400服务热线
当前位置: 简体中文 > > 正文

新闻动态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增强学校育人功效-凯发官方首页

时间:2013-03-22来源:校园文化

 一、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

校园文化通过创设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个体有意无意在思想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等诸方面与既定的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因此,学校应充分发挥其育人功效,注重特色校园文化的培育,在建设校园文化时要符合以下要求。

1、思想性。

这一特点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决定。学校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这就要求学校不仅在课堂教学内容中渗透思想性,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也要把握思想性。具有思想性的校园文化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教育,熏陶、感染、感化……,学生在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同时,思想性也随之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之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艺术性。

良好的校园环境能够陶冶人的精神情操,所谓“人创造环境,环境培育人”。因此,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规划校园要讲究艺术性,做到“润物无声”。错落有致的校园规划,别具特色而富涵文化底蕴的建筑造型,舒心怡人的绿化广场,曲折婉约的读书小道,具有校园特色的雕塑小品……都可以发挥环境课程的功效,产生不同凡响的“以美育人”的效果。另外,开展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推动素质教育的主题艺术活动(艺术节、体育节等),不仅让同学们在实践中、创造中获得艺术熏陶和美的体验,锻炼和舒展艺术才能,而且还可以调剂精神,愉悦身心,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发挥“以乐育人”的作用。

3、有序性。

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因此,校园内师生必须依据共同的行为准则工作、学习和生活。学校应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这是制度文化在校园中的体现。校园制度文化对全体师生的言行举止起调节、指导和教育的作用,从而达到凝聚人心、整齐步伐的目的,使整个校园井井有条,校内活动井然有序。

4、地域性。

每所学校都处于特定的区域范围之内,有其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和自己独特的办学历程,受着特定风土人情的浸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打造独具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同样,越是校本的,就越是有意义的。

5、综合性。

学校在其发展过程中,必须通过开展各项活动达到外塑形象、内强素质的目的,提升学校的形象和品牌。校园文化作为校园精神的历史沉淀和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对内可以达到凝聚人心、统一意志、整齐步伐的功效,对外也有助于塑造学校形象。学校形象是一个学校在社会公众、家长、学生心目中的总体印象,是学校文化的外显形态。学校形象是学校管理者的形象、教师的形象、在校生和已毕业学生的形象、教育教学活动的形象、公共关系形象,是综合因素形成的总体印象。

二、校园文化的构建

基于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我们认为,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科学构建校园文化,从课内到课外,从精神层面、制度层面和物质层面上进行全方位的挖掘培育,使校园文化的育人功效得到充分的发挥。

1、“以人为本”引领人文校园建设。

“以人为本”就是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在这样的人文环境中,每个作为个体的人(包括教师和学生)都应得到尊重、信任和激励,校园中充满了人文智慧和人文关怀,校园成了师生生活的乐园,发展的沃土。

(1)学校发展以教师为本,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品位。以建设学习型校园、书香校园为目标,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等方式,努力使教师成为自己职业发展的设计者、实施者、自我教育者,让教师自身的发展在长度上有终身学习的持久动力;在广度上有宽阔的视野,能与时俱进,与时代同步;在深度上有科学与人文的底蕴,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教师的职业生命力得到不断增强,精神生活得到不断丰富,心理需求得到不断满足,个体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努力实现情意与认识的高度统一。所谓情意,就是指情感、态度、价值观;所谓认知就是指理智、知识、理解能力。一堂好课应追求情意发展与认知发展的和谐统一。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学中的情意因素和过程被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面,彰显了人文关怀。情感不仅指学习的兴趣、热情和动机,更指内心的独特体验和丰富的心灵世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追求学生情感与认知的统一,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3)在学校科研工作中应坚持以校为本,注重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科交融,丰富学校课程内容。学校科研工作应坚持理念上升起来,工作上沉下去,在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科研过程中,注重把自然科学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统一起来,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高素质人才。在研究性学习中,关注当今时代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发展的最前沿,结合学校实际,开发了一系列新的课程,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如“电影音乐欣赏”、“文学名著中的化学”、“数学与美”、“美术与创意广告”、“生活中的哲学”、“《红楼梦》中的经济学”……选修课程涵盖各个学科,涉及到多方面知识内容,这既拓展了教师的视野,也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开阔了学生的知识领域。

2、以“显性课程”的开发完善校园文化。

(1)激活校园集体文化。单调、枯燥、乏味、沉闷的校园生活,缺乏吸引力和向心力是校园文化未能很好发挥其育人功能的症结所在。改变这一状况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激活校园文化环境,引进一些社会文化生活中生动活泼而又格调健康的内容和形式,为校园文化注入时代的生机和活力。从教师方面看,学校党组织、工会、共青团要根据学校工作的实际及节假日,组织丰富的文体活动,促进学校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学生方面来看,要将学生德育工作、团队工作中的集体活动具体化、序列化,以丰富的活动为载体,增强育人功效。积极开展各项评先评优活动,激发全体教师教书育人的内在潜能,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立志成才。上述活动既全方位活跃了教师、学生的文化生活,又从多侧面多角度激活了校园集体文化。

(2)强化校园规范文化。校园是一个有组织的社会群体,要求师生依照一定的规范行事是绝对必要的。校园的规范文化有利于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约束机制的作用,促进师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要根据建设和谐校园的要求和《教育法》、《教师法》的规定,制定体现校园意志、反映师生要求的规章制度,为学校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班风的建设奠定基础,在制度上切实保证校园文化建设走上健康的轨道。

(3)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学校要根据本校的办学理念,发挥教师和学生在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如举办校园文学刊物,创作适合本校特点的校园歌曲等,以及根据本校所处具体的地域特点和环境特色,开发乡土教材和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体育活动,努力形成各自的校园特色文化,彰显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3、以“隐性课程”的开发拓展校园文化。

(1)强规划,重管理,努力实现校园的绿化、美化、净化。以校园整体的协调、美观、干净、整洁,让绿化、美化、净化的校园环境来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学生的心灵,净化学生的思想,提升学生的素养。

(2)优化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注重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在适当位置建设校园文化长廊,同时,充分利用走廊、教室、花园、绿地等设立名人雕塑,悬挂宣传标语,办好体现学生文化特点的黑板报,设置温馨警示语,建设好校园的“走廊文化”,让全校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3)挖掘教育资源,丰富校园文化。充分挖掘学校所在地域的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内涵,建设与学校紧密联系的德育教育基地,拓展社会与校园文化外延。